此外,在文立村黄桑树组的茶树群落中,还生长有一株树高10.5米,基部干围172厘米,树龄1200年的革枝杨柳茶(地方优良群体品种,同属大叶种茶),其年采干茶约30斤,在此前的单株风潮中很受追捧。
上千年的茶叶人工栽培史中,老乌山的茶农将当地的古老的种茶制茶传统,与来自中原的先进农耕文化相结合,实践出一套培根树形,采养结合、侧修枝顶留叶,适时分枝留养,枝条分布均匀的“留采法”茶叶管理经验,形成了一种“会跳舞的古茶树”——藤条茶。
藤条茶低垂柔软,形似柳树,具有主干壮、分枝匀、篷面宽,枝叶多而不乱、密而不细、疏而不稀的特点,对茶树来说,有利于充分接受光照与雨露滋养,对茶农来说,能够提高茶叶品质,延长盛产期,是云南茶叶高度商品化的体现。
在山雾滋养与独特采养法下,老乌山茶形成了十分优异的品质,其味香甘爽,有一种特殊的原野韵味,品饮体验独特,如今的老乌山,也是当地政府大力发展的一块茶业招牌,相信这座潜力十足的古茶山,将来能有更好的发展。
来源:陆离茶寮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5368897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