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区 > 少数民族秘境——景迈山古树茶
2023年04月18日

少数民族秘境——景迈山古树茶

 自第一株茶树被发现,景迈山注定成为普洱茶界的传奇之一。独具特色的少数文明、饱经历史的民族文化,上千平方公里古树茶园,共同创造出景迈山古树茶的一番风味。
景迈山的由来
据景迈村糯干的傣文记述,很早以前勐卯豪法一带定居着一支巨大的傣族部族,那时候的部族十分落后,大家以游猎和采摘野果谋生。随之部族的人愈来愈多,食材逐渐欠缺,部族王子召糯腊(傣名),带着部分人离开部落找寻新的家园,佛历四三九年(公元前106年)召糥腊刚开始南进迁移,顺着澜沧江滚滚波涛,一路翻山越岭,翻过数座大山来到了镰仓(今临沧市),见到澜沧江的自然美景,有一部分人便在这里定居了下来,而召糥腊带著绝大多数人再次顺着澜沧江南进,没多久便赶到澜沧江往西,就是如今的澜沧县地区,他带着大伙儿建村立寨,便在这里安定了下来,那时候澜沧江还没有命名,召糥腊见到这儿成群的野象,便给将这命名为“郎章江”(“郎章”为傣语,“郎”:指成百上万;“章”:指大象,象群),之后大家依据它的楷音将“郎章”撰写成“澜沧”,才有了如今的澜沧江。
一天召糥腊带着猎手在山顶捕猎,发现一只马鹿在悠闲自在的吃草,召糥腊和猎手果断进行追捕,但却如何也抓不到,人快鹿快,人慢鹿慢,渴了喝两口泉水,肚子饿吃几个野果,不清楚追了多少天,一直追到如今的景迈山,鹿便消失不见了。见到这是一片繁茂的原生树林,地形平缓,农田富饶,山脚下是一望无际的云景,山顶则是阳光明媚,山河秀丽,四处野花竞相开放,环境十分优美,之后召糥腊决定带着部落族人一同迁移到此定居。后来,景迈傣族人认为其先祖迁移到景迈山是由一只金马鹿领路来的。(景迈为傣语,景:指城市,城镇;迈:指新,新的)。盛易祥。
景迈村
景迈村系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便民乡辖的一个村民委员会,位于北纬度22°12′05″,东经100°02′02″。村总面积为66.9平方千米,辖8个自然村,在其中有5个傣族村,哈尼族、佤族和汉人各1个,有群众692户、2840多人,在其中傣族581户、2490人,哈尼族45户、160人,佤族22户、81人,汉人44户、近100人。距澜沧县县城约60千米,普洱市政府约230千米,西双版纳州约135千米。自省道214线即便民乡政府驻扎地往南,顺着蜿蜒曲折盘山路走18千米便到了景迈村,8个自然村有弹石道路相接。
景迈山古树茶
景迈山茶属灌木大叶种,十二大茶山中灌木树较大的片集中在这里,称为"平方公里灌木古茶园"。
景迈、芒景上千平方公里古茶园遍布在澜沧县便民乡景迈、芒景2个村委会辖区范围之内,坐落于东经99°59′14″至100°03′55″,北纬度22°08′14″至22°13′32″,距澜沧县70余公里,位于景迈、芒景古茶园内的古寨有糯岗、景迈、勐本、芒埂、上芒景、下芒洪、翁洼、翁基、陈年老酒房等10个自然村。
茶园总面积16173亩,地势西北高、西南低,最高海1662米,最低海拔1100米,属亚热带气候山坡季风气候,湿区时节明晰,年平均温度18℃,年平均降水量1800mm,古茶园土壤层属于赤红壤,古茶园内的植物种类属于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绿色植物,在其中思茅木姜子和红椿为国家二级维护的珍稀树种。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5368897981
 1412106_070018016_2.jpg 
 
 154112253518374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