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7日晚20点33分,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利雅得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增至57项。“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是国家文物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有利于”重要指示精神的又一重大成果,向世人展示了“活态”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案例”。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公元10世纪以来,布朗族先民发现和认识野生茶树,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与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历经千年的保护与发展,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由5片古茶林,9个布朗族、傣族村寨以及3片分隔防护林共同构成,至今仍保持着蓬勃生命力,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符合世界遗产标准3和标准5。反映了传统茶祖信仰基础之上,政府管理与基层自治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古茶林保护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充分尊重了当地气候条件、地形特征和动植物种群,实现了对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展现了山地环境下布朗族、傣族等世居民族人民,对自然资源互补性利用的独创传统,而遗产构成要素中的村寨与传统民居建筑在选址、格局和建筑风格方面,也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利用。
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发言中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于“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喜悦和振奋,向世界遗产委员会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表示感谢。他表示,中国在强化规划管控、应对气候变化、引导村民参与、规范旅游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确保“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突出普遍价值永续传承,并将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世界文化遗产领域承担更多责任,为推动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贡献力量。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历时13年。2010年,针对我国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空白”,国家文物局首倡景迈山古茶林申遗,并于2012年将其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国家文物局报请国务院将“景迈山古茶园”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支持、指导云南省、普洱市系统提升遗产保护、管理、展示水平。2021年1月,国务院批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作为我国2022年世界遗产申报项目,国家文物局指导云南省、普洱市,编制提交申遗文本,克服新冠疫情影响,采取超常规、闭环方式,顺利通过国际组织现场技术评估,最终确保申遗成功。
近年来,亚洲诸多产茶及拥有悠久茶文化历史的地区,如印度阿萨姆和大吉岭茶区、日本宇治绿茶产区、韩国河东郡花开谷茶区、缅甸掸邦高原产茶区等,深度激活茶园独具鲜明地域特色的历史和景观资源,纷纷为申遗做准备。在国际社会对茶业发展高度重视和投入支持的良性态势下,景迈山申遗成功,不仅是对其多元价值的重新认知、传承延续与再创新,也是弘扬普洱茶文化、讲好民族故事和中国故事、做大做强中国茶产业的迫切需要,这于景迈山、于中国乃至全球茶界而言,都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
景迈山是著名的“六大”普洱茶山之一,山上生长着目前世界上已发现保存较完好、年代相对久远、面积较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作为较早种茶、饮茶的族群,布朗族、傣族等世居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与茶相伴,以茶为生,并在共同守护古茶林生态、维护景迈山社会稳定、安居乐业的信念使命和自觉行动的支撑下,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族内和族际和谐关系以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存方式,保证了当地社会和经济千百年来的稳定发展。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地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惠民镇,距普洱市区237公里,距澜沧县城70公里。遗产地总面积190.96平方公里,其中遗产区面积71.68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119.28平方公里。
遗产区包含5片规模宏大的古茶林、分布其中的9个传统村落以及古茶林之间的3片分隔防护林。作为遗产要素的传统村寨包括景迈大寨、勐本、芒梗、糯岗老寨等4个傣族传统村寨,以及芒景上寨、芒景下寨、芒洪、翁基、翁洼等5个布朗族村寨。以酿酒而闻名的汉族村寨老酒房虽然也在遗产区内,但未被纳入遗产要素。缓冲区内包括1个水傣村寨——班改、1个佤族村寨——南座以及3个哈尼族村寨——笼蚌、那乃、芒云老寨。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以古老的林下茶种植传统为鲜明标识、以多民族聚居和多文化交融为特色标志,被全世界公认为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自然和人类的共同作品”。其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六条标准中的两条:
标准(iii)【见证价值】是中国西南地区世居民族延续至今的林下茶种植传统的典型例证,是人类早期茶种植模式的活化石,在当今世界规模化台地茶种植园主导的背景下十分独特。
标准(v)【人地关系价值】是世居民族保护并合理利用山地和森林资源的典范,当地族民利用因地制宜的土地平面、垂直利用技术以及聚落选址、村寨建设技术等传统知识体系,通过以古茶林为核心的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的合理分配,创造了茶在森林中、村在茶林中、耕地和其他生产活动在茶林外的智慧山地人居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山地森林农业文化景观的杰出代表。
景迈山申遗之路
2012年11月,普洱景迈山古茶园(Ancient Tea Plantations of Jingmai Mountain in Pu'er)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3年1月,普洱景迈山古茶园进入世界遗产中心(WHC)的《世界遗产预备清单》中
2013年5月,景迈古茶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在国家文物局的提议与支持下,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举办了“茶文化景观保护研究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来自9个国家的20余位专家参会并发言,围绕“茶文化景观”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会后,《茶文化景观研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出版
2021年1月,国务院正式同意“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作为我国政府2022年唯一的世界遗产申报项目
2021年1月27日,经国家文物局审核,景迈山申遗文本按时送达位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巴黎的世界遗产中心
2021年5月,景迈山申遗文本已通过世界文化遗产的咨询机构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格式和内容审查
2021年11月,ICOMOS主编的《亚洲茶景观主题研究》发布,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参与了该研究报告的编写工作
2022年9月6-11日,来自菲律宾的ICOMOS专家Marlon Martin(拯救伊富高梯田行动组织负责人),完成了对景迈山的现场考察评估。由于是在疫情期间,本次考察全程实行流动闭环管理
2022年11月30日,《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条例》获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查批准,并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2023年3月,ICOMOS推荐将景迈山“无保留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3年9月17日,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