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勐库镇的地图,像一片树叶。
其实不复杂,树叶的主脉是一条南勐河,河的左岸是西半山,河的右岸是东半山,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山头均分布于此,古茶园的海拔集中在1400~2200m之间。
如果我掌握的知识没有错,茶园海拔最低处是下磨烈,海拔在1400~1600之间;海拔最高处则在大中山、三家村处,海拔在2000~2200之间。
如果再对勐库茶了解深一些,就会得到以下信息:
1.勐库西半山几乎所有的名山名寨都依托于勐库邦马大雪山,从地图上看,从北往南以此是:南迫、冰岛老寨、冰岛地界、甲山、大中山、小户赛等等;
2.勐库东半山可以分为两条线,一条线串起了藤条三寨:坝糯、那焦、那赛;另外一条线则是大叶种坝歪、糯伍和小荒田;
了解这些,可以让我们更深层次的了解勐库茶,揭开藏在勐库茶汤中的秘密。
我们从东西半山入手,一层一层的深研勐库茶。
一、勐库十八寨骗了你多少年?
东西半山孕育的勐库十八寨,而勐库十八寨,寨寨出好茶。
这是我最开始接触勐库茶时,就听过的话,但老实说,勐库十八寨,寨寨出好茶,多少是有点水分的。
有朋友可能不知道何谓勐库十八寨,这里科普一下:
西半山(十个寨子):
冰岛、坝卡、懂过、大户赛、公弄、帮改、丙山、护东、大雪山、小户赛。
东半山(八个寨子):
忙蚌、坝糯、那焦、帮读、那赛、东来、忙那、城子。
按照个人的品饮体验来看,以上所列的寨子,有大半都是凑数的:
比如西半山的公弄、帮改、丙山、护东、大雪山(抱歉,不知道大雪山是属于那个村委会和寨子);还有东半山的忙蚌、帮读、东来、忙那、城子等。
这些寨子的茶大都喝过,品饮体验乏善可陈,不耐细品,典型的大厂风格,用做味精尚可,作为单一的山头拿出来讲,是不值得的。
如果以自然村为单位,非要来凑个整,那我觉得可以这么分(品饮体验不分先后)
西半山(18个寨子):
冰岛产区:南迫、冰岛老寨、冰岛地界;
坝卡产区:苞谷地、上坝卡、甲山;
懂过产区:懂过外寨、以寨、磨烈(上、下寨);
公弄产区:小户赛(2个拉祜寨)、帕奔、豆腐寨(中户赛);
大户赛产区:大户赛、花椒树、河边寨、大中山;
东半山(12个寨字):
坝糯产区:坝糯;
那焦产区:背阴寨、石头寨、三家村、那焦大寨;
那赛产区:正气塘、小村、那赛、百花树;
冰岛产区:坝歪、糯伍;
梁子产区:小荒田
二、藏在勐库西半山茶汤里的秘密
毫无疑问,喝懂了上面这些山头,那你的勐库茶品饮体系已经非常完善了,但可能性不大,且不说山头众多,很难一一喝到且喝懂,即便真的喝到,但没有足够的山头茶知识作为积淀,也只会越喝体系越混乱。
早些年,有勐库茶研习者对勐库东西半山,做过这样的总结:
西半山的茶阴柔,滋味丰富,甜度高;东半山的茶爽朗、刚强。
也有内容分享者持有不同意见:
西半山的茶滋味更浓强,苦底也更重,气也更足;东半山的茶甜度更高,更爽朗,多有高山韵味;
且这些观点立不立的住,这些说法都是下了一定的功夫,但都不够总结和规律,可能适用于某几个山头,但也能轻松找到相反的例子。
对于西半山的茶,只有两种风格:“山系风格”和“水系风格”。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勐库大雪山和南勐河共同缔造了勐库西半山,所以我更愿意称勐库大雪山为勐库茶的“父亲山”,南勐河为勐库茶的“母亲河”。
按照个人制临沧茶多年的经验总结:近水的地方香气高,近山的地方回甘好,依山傍水的地方甘中藏香。盛易祥。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临沧临翔区的昔归,昔归背靠大雪山,脚踩澜沧江,其茶叶也无疑问的兼具了香高、回甘好的特点。
最典型的水系风格,就是“懂过茶区”,
懂过茶区包括懂过以寨、外寨、坝气山和上、下磨烈。
懂过产区也是处于勐库邦马大雪山的支脉上面,不过其核心茶园均不靠近邦马大雪山,相反,更靠近冰岛湖,也就是南勐河,如果我所料不错,懂过产区的茶园应该是距离南勐河最近的产区。
懂过茶香气奇高,香型特殊与此不无关系,尤其以下磨烈为特殊。而整个懂过茶区,最大的弊端就是涩感明显,回甘不够绵长;
推广懂过茶的都说懂过风格自成一派,个人觉得这是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还有另外一条规律:回甘绵长,且呈现不同程度、不同种类的甜感的山头都处在大雪山山脚支脉。
如果我们看勐库地图的左边,从上往下以此数,比较出名的山头分别为:南迫、冰岛老寨、冰岛地界、甲山、小户赛、大中山。
这几个山头,都可以列入“山系风格”。这些山头无论香气、口感如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回甘绵长。
而且几乎都会在回甘的过程中呈现出某种感觉,比如南迫、老寨、地界、甲山都有不同程度的“冰糖韵”;小户赛的茶回甘里带着蜂蜜感;
为什么冰岛茶的赝品特别多,因为这些茶头,茶汤回甘后留在口腔里的感觉太相似了。如果不是对水路、汤香敏感的茶友,很容易上当。
三、藏在勐库东半山茶汤里的秘密。
相较于西半山的茶而言,东半山的就简单得多,因为东半山能进入二线山头的茶就这么几个,再者,规律也相对简单,只有一个字:甜
东半山也有两种风格的“甜”,一个“藤条系”,一个“糯伍系”。
藤条系有三个山头:坝糯、那焦和正气塘。
这三个山头的规律是,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茶汤里的甜感(甜韵)也是逐渐增加的。那焦的茶,处于一个中心点上,什么特点都兼具一些,但什么特点都不明显,清清甜甜,柔和的很,所以在三个山头里,其特点最不鲜明,价格也很难起得来。
坝糯的茶汤厚,甜感稍弱,许多坝糯的茶有明显的苦底,特点是涩感也很明显,有些地块的涩感化不开,甚至会发麻;正气塘的茶汤不及坝糯厚实,但相应的香气、甜感、山韵都比它好的多;
而之所以分出“糯伍系”的三个山头:坝歪、糯伍、小荒田。
一方面,这三个山头是横向排列的,藤条系的三个山头是纵向排列的; 另一方面,糯伍系的三个山头都是“大叶种”。
三个山头里,也是以糯伍的茶最甜,坝歪和小荒田都是紧挨着糯伍的,越靠近糯伍山,茶越甜;所以当坝歪的山场越往北,苦底也就越重。
最后,这些规律茶友们在对号入座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这个很正常,因为不同的茶园有可能树种、小区域气候都不一样。
2023年0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