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烈是最近比较火的寨子,但我看网上对磨烈的描述多半是有问题的。
一些人把磨烈称为勐库最神秘的寨子,这种说法似乎有些夸大其词。
今天,就跟老闪一起来品鉴磨烈,了解磨烈,判断它是否真的如某些人所言,是最神秘的寨子?
在说口感之前,我们要先对磨烈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首先,要知道磨烈属于懂过村委会的管辖范围。
然而,相较于磨烈,懂过的茶叶品质往往逊色不少,为何会有这种差异呢?
众说纷纭,也有很多人都说懂过茶好,口感回甘快。
对于懂过茶的评价,说好的和说不好的都有道理,这里我要说我喝过的懂过茶差别非常大。
好的能跟冰岛比,差的如同台地茶一样苦涩无回甘。这就是懂过茶的现状,种植品种的参差不齐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随着冰岛村出名后,许多村寨开始大面积种植茶叶,但他们并没有采用老品种大叶种茶籽进行种植。
而是倾向于种植后来研发的新品种,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云抗10号。
这样的品种在抗寒,抗旱和抗病虫害上均有很好的表现,可是,口感上却大不如之前的老品种。
并且,这些茶大都打着懂过茶的名号售卖,这样就造成懂过茶的口感参差不齐,差异显著。
尽管如此,这些茶叶确实源自懂过种植采摘的,的确可以叫懂过茶。
然而,这种状况就没法保持标准,这个村的茶也就差了。
我经常向众多茶友强调,选择山头时不应仅以行政村为依据,因为行政村的范围过于宽泛。
通常情况下,云南的一个行政村下辖着5到6个自然村或小组。
因此,在挑选山头时,最好是直接挑选具体的自然村。
像班章茶和老班章能一样吗?冰岛茶和冰岛老寨能一样吗?就是这个道理。
自然村相对品质比较统一,因为很多自然村种植茶树都是一个年代,你像小户赛和外寨和以寨,明显以寨的茶要好,树龄要长。这个不多说了,茶友们慢慢体会,经常跑跑茶山就都明白了。
其次,磨烈还有上磨烈和下磨烈之别,下磨烈的品质明显好于上磨烈,上磨烈更接近懂过村委会,下磨烈更接近冰岛湖。
可以这样理解,接近自然的茶比接近人的茶更好。
接下来我重点介绍下磨烈,因为其品质更好,产区的标准更统一。
下磨烈有其独特的几点:
1、冰岛湖的修建可以说给下磨烈带来了环境和名气的提升。
就像杭州千岛湖,之前是小水库,修成大水库后,千岛之湖应运而生,水多的地方,自然环境就越来越好。
2010年南等水库扩建,2014年建成,水库面积扩大了3倍,储水量扩大了5倍。
从此,南等水库被重新命名为冰岛湖。
只有亲临其境的人,才能真正领略到冰岛湖之美,而且它的美丽每年都在变化。
湖水变得更加碧绿,天空变得更加湛蓝,周围的茶树和森林也日益繁茂。
2、下磨烈村实施了整体搬迁计划,自2010年起,村民陆续迁至勐库镇附近,此举主要是为了水库的扩建工程。
可以想象,下磨烈的茶树与冰岛湖的距离之近,正是由于这种地理上的邻近,导致了整个村庄的搬迁。
尽管搬迁,茶树的所有权依然归村民所有。下磨烈村仅有20余户人家,这些家庭的茶树大多树龄超过五十年。
目前,村民们的旧宅已被改造成为茶叶初制所。
在制茶季节,村民们会从镇上过来,短住几天进行茶叶加工。搬迁后,对茶树最大的积极影响是环境污染的减少。
3、下磨烈还有一个特殊地方就是森林的覆盖度很高。
许多人误认为这里是国有林地,声称其生态系统已经稳定了数百年,这纯粹是胡说八道。
实际上,下磨烈本就偏僻,有林地是正常的,这里也不是什么国有林。
真正对森林覆盖率产生积极影响的是退耕还林政策,这是20至30年前大规模植树造林的成果。
经过这几十年的生长,一些树木已经足够高大,能够为茶树提供遮荫,创造出散射和漫射光的环境。
这样的环境容易形成酚类物质,香气和甜度均不错。
这里有一个故事,发生在2015年,一位来自广东的企业家来到下磨烈。
对这里的环境一见钟情,对当地的茶也情有独钟,更意识到这是一片未被开发的宝地。
他站起身,环顾四周的茶树,又望向山脚下的冰岛湖,挥动着手臂,果断地说:“这片茶园我们要全部承包下来,以后这里就叫绿水塘吧!”
从此,又一个被炒作的山头诞生了。
虽然名字听起来有些俗气,但这并不妨碍其价格的飙升。
下磨烈改名为绿水塘后,价格从每斤3000元飙升至8000元!
好了,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对下磨烈有一个了解了。
接下来我们重点看一下口感。对于磨烈的口感,我只想说一个点:丰富程度。
关于磨烈的评价,许多人提到其鲜爽度高,这确实是该产区茶叶的特色,因此无需赘述。
我想强调的是其口感的丰富度。
有些人将之理解为山野气息,而我更倾向于用“丰富度”来形容,因为这种口感更容易被品味出来。
之所以有人会联想到山野气息,是因为这款茶的丰富度极高,以至于我们在日常环境中难以体验到,从而让人联想到世外桃源的森林。
影响丰富程度的因素众多,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土壤、光照、树种以及树龄。
关于光照,前文已经提及了其原因。由于散射光的作用,茶叶的香气得以充分展现。
此外,由于该地区植物、花卉和果实种类繁多,与之共生的茶叶香气也相应地变得更为丰富。
土壤方面尤其值得关注。这里的土壤中含有大量介石,矿物质含量丰富,具有良好的渗透性。
这不仅使得茶树不易因水涝而受损,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树龄的延长。
树种之前也说过,下磨烈老一批茶树种植比较早,大多是老品种大叶种,树龄的话,大树比较多。
树龄要说一下,我们一般只会分小树、大树和古树。
50年以内的都叫小树,50-100年叫大树,100年以上的叫古树。
很多人还会分中树、中小树,我觉得没必要,不外乎是用更多细分来把价格拉开而已。
表面上让你有更多选择,实际上他有更多利润。
所以,大家只需要记住小树、大树和古树。
为什么我这样分,小树和大树,主要是树的成长界限,小树就像未成年人,还在长身体,还在发育。
大树更像是成年人,要考虑稳定和后代。小树以氮代谢为主,氨基酸含量高,鲜爽度高,但滋味不丰富。
大树以碳代谢为主,因为需要花果的繁殖,需要能量,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滋味丰富度高。
在我看来,小树和大树是有本质区别的,大树和古树差别并不大。古树只是因为稀有才卖得更高。
对于普通人,从性价比来说,我推荐大家喝大树就可以了,特别是生态环境好的大树,有些比名山头的古树要好。
2023年0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