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滇红茶的选择逻辑
2023年04月18日

滇红茶的选择逻辑

 滇红诞生较晚,产量巨大,喝红茶的人或早或晚都会接触到。它看似简单,也有许多分类,口感差异巨大,部分种类对冲泡的要求较高。之前在《生于战争年代》详细介绍了滇红创制的历史,但现在的滇红早已超出那时的范畴,因此下面所说的滇红,泛指产自云南的红茶。
最常见的是传统滇红工夫红茶,但产量最大价格最低的是红碎茶(红细茶),后者制作工序一般和工夫红茶有很大区别,主要用于奶茶店的调制茶饮,极不适合清饮,这里不介绍,也最好不要购买。
滇红工夫茶是中国工夫红茶之一,其工艺传承于祁红。原料主要为凤庆大叶种等茶树的一芽三四叶。萎凋、揉捻、发酵(氧化)都比较充分,加之鲜叶酚氨比很高,茶汤相对其他红茶常会更浓厚,颜色更红艳。
滇红工夫揉捻过程中要分筛解块,精制工序里包括切断、筛分再分级,因此滇红工夫红茶相对后面的创新滇红,条索大小基本一致,但没有那么完整,毫毛也不明显,特级滇红工夫芽头比例较高,因此口感相对细腻,香气比较显——当然不能和更高级的滇红以及大部分工夫红茶比。
滇红工夫原料一般为台地茶,加之工艺原因,出味很快,易泡浓,水温一定要低,投茶量不能大。平心而论,按盖碗常规冲泡方式,即使是特级工夫,也不太适合清饮,用于调制奶茶就相得益彰。
创新滇红是以传统滇红工夫的工艺为基础,成茶比滇红工夫外形好看,冲泡较容易,香气滋味更有高级红茶的特征。
原料等级更高——滇红经典58是一芽一二叶,滇红金针是一芽一叶,滇红金芽多为芽头。盛易祥。
工艺也有调整。相对传统滇红工夫,萎凋更重,揉捻要轻,发酵(氧化)需长。揉捻轻,才能保证外形完整,金毫毕显,但揉捻轻,细胞破碎也轻,因此要适当延长萎凋与发酵时间。
不再分筛,不切断,保证条索完好,同时增加理条工序,成茶相对更纤秀匀整——更高的价格一部分花在“美颜”上。
这些创新滇红口感更细腻柔和,像金芽金针毫香显,滋味浓酽里带有鲜爽,冷泡有明显果香。但也容易泡浓,需降低水温,避免长时间浸泡。
有些金芽金针体型巨大,满身金毫,条索不见黑,这种茶尽量避免购买,很有可能染色。干茶香气过高且有刺激,也要避免,很有可能加香。以上情况多见于小厂家,噱头茶。
滇红最常见的问题是“茶汤返酸”。可能的原因有发酵时间过长、发酵温度过低导致酶活性弱、制作过程中有杂菌介入生成酸性物质、存储时返潮吸水等。所以,购买滇红后最好立即冲泡,确定品质是否正常,没有问题的话要注意阴凉干燥存储。
妥善存放的话,滇红放一段时间,干茶会更有舒服的果香,有点像橘子水的气味,冲泡起来茶汤也更温润——红茶多有高温烘焙工序,滇红至少会烘两次,高级滇红封装前可能会高火提香,所以新茶都有一些“火气”,放一放会更好喝。
现在最贵的创新滇红是“中国红”——以十几种茶叶拼配而成(高香品种),也有理条工序,条索如松针。干茶乌润,茶汤橙黄透亮,鲜爽甘厚,价格与金骏眉旗鼓相当。一些厂家跟风而上,制作出各种低配版(几种茶叶拼配),也标出远高于滇红工夫和其他创新滇红的价位——好像现在每个茶类,即使是地方茶小众茶,不做出个斤价上万的产品,都不好意思。
另外还有特殊的云南红茶。
以古树鲜叶为原料的古树红茶。在《古树多不多,干仓好不好》里写过,云南古树茶资源丰富,拿古树茶来做红茶是自然而然的。古树茶相比台地茶,酚氨比往往低一些,茶汤就没那么厚重,口味重的茶友选择便宜的滇红工夫就好。古树红茶香气常常更高,且香气入水,条索粗大,可以用开水冲泡——其实大几十年树龄的中大树茶也有这个特点。鲜叶厚实健壮,揉捻常比工夫红茶轻,所以成茶相对更耐泡。
还有把乌龙茶摇青工艺引入到制作工序中的滇红。这种滇红干茶香气很高,茶汤温润,也不会太浓厚,耐泡度比滇红工夫稍差一些,比较适合清饮。
再就是近些年兴起的晒红。追溯起来,上世纪三十年代滇红刚创制的时候,当地就有手揉晒制的红茶,所以晒红历史也不短。顾名思义,与滇红工夫最大的区别是干燥工序——晒干而非烘干。晒红保留部分酶的活性,至少三年内会越放越香,茶汤越温润——更长时间的没有对比喝过,所以不能说。存茶都有时间限度,也看存储条件,所有茶类都不是越存越香。时间过长,比如十年,二十年,茶叶香气滋味不可避免地寡淡下去。
晒红新茶往往有一些青味,存放一两个月,青味就会散去,荔枝混合百香果的香气会更馥郁,且香气入水,茶汤也是果香,极为顺滑。有些晒红会在晒红后增加低温短时烘焙工序,去除大部分青味,干茶香气更高。无论是哪种晒红,都最好存放一段时间,等待转化。
另有特殊鲜叶以滇红工夫茶工序制成的红茶,比如紫鹃红。紫化茶树,鲜叶含有花青素,做成红茶香气比较混杂奇怪,往往有明显刺激与青腥感,不用猎奇。
选择滇红不是越贵越适合,最终也是根据自己的口味来:口味重,对香气没有要求,爱喝奶茶,可以选择滇红工夫,等级无需太高;口味中等,喜欢鲜爽,可以选择高等级的金针金芽;喜好温润,对香气要求高,可以选择晒红、古树红茶等。
来源;黑桃乌龙 见识茶会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滇红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5368897981
 1616109_162445092593_2.jpg 
 
 154112253518374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