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我怎么喝茶。
我喝茶是如此,不同的季节喝不同的茶,不同的时间段喝不同的茶,不同的身体状况喝不同的茶。
这段话很重要,说的是喝茶,说的更是常识。
人不是傻子,人的身体也不是傻子,会自动调节。
茶客自然会受到市场宣传的影响,左右,但是,如果宣传的东西明明是违背常识的,还要顺这种歪曲的理论喝茶?
说标题的事。
台地茶因为矮化,因为砍掉遮阴树,阳光直射,所以,台地茶苦涩味重。这个结论是中国茶叶研究所的报告,网络上有原文,有兴趣的可以搜索看看。
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砍掉遮阴树就必须打农药,生态平衡失去了。做生茶,不经历漫长的仓储,不经历高温高湿,难以化解。做成熟茶,不做重发酵,同样的道理,难以化解。
这就是很多人告诉你,普洱茶不存放三十年不叫普洱茶的真实原因。
现在存山头茶的人很多,大家都有印象,转化特别快,三五年就是一个周期,农残为零是一个因素,环境,生态,树幅大,形成漫射光等等都是因素。
接着说口感。
喝山头茶,要——爽的感觉。
细分解,无非是茶叶中的物质导致的“鲜爽味”,茶厚而回甘的茶,喝几泡,既爽又通透,进之以酣畅淋漓感,这种茶感被视为喝山头茶至上的理论。
但是,无论是勐海茶还是易武茶,要找到酣畅淋漓的感觉,生茶比较容易,熟茶很难。
大家的印象中,熟茶软绵绵,还有更多的人认为熟茶脏,堆味重。
总之,无论哪种认识,熟茶,离酣畅淋漓是很远的。
那熟茶有没有可能喝到酣畅淋漓感呢?
有。
且慢, 得先做一点准备。
茶是自然要准备的,不消说。
原先想,介绍茶叶的发酵方式,程度,历史等等,这一扯就远了,其实,茶客又有几个听懂呢?
听懂了,就代表酣畅淋漓了?
未必。
举个例子,轻发酵,重发酵,适度发酵,这三个工艺的尺度在哪里?
有人说五分熟,有人说六分,有人说七分,有人说八九分,具体发茶的人这样说,我大致能明白,大概是指叶底发酵变化的痕迹,并没有说哪一个就是好,哪一个就是坏,叶底的老嫩都不同,发酵的场地不同,技术水平不同,最关键的是,茶叶原料地不同,茶树品种不同,都会导致其间的差异,我们讨论发茶,不说整体,而只谈穿插其间的一种工艺,有什么意义呢?
说个往事。
十多年前,那是还在传说熟茶是保密配方的时代,勐海有个熟茶,老板据说掌握了一种特殊的发酵工艺,出厂汤色就红亮,茶友拿来喝,汤色可以用艳丽来形容。发茶就红亮,一般人做不到,这个茶就成为了一时的畅销品,只不过,十来年以后,曾经辉煌的这家企业,消失得无影无踪,市场上难以再见那种新茶就通透到极致的熟茶。
既然好,又怎么会消失了?
要做到出厂汤色就通透红亮,其实是在烤工下功夫,这样的茶,其实“根”已断,存放的价值不大。烤,实质是发茶后的一道工艺,当时的人神秘,都归为发茶工艺。
烤过头的茶,无论是白茶还是熟茶,茶叶越喝越发闷,喝几泡下去,人心慌手抖。按道理来说,普洱茶,无论生熟,稍加存放,味道是醇和的,人会不由自主越喝越想喝,好多茶不行,喝了几杯就抗不住,这样的茶,如果把原料的问题排除,十有八九就出在工艺上。
发酵,不是乱发的,名词好听,意义不大。
这种所谓的发茶工艺是某些台湾茶商发明的,要是能及时消耗掉其实也可以,只不过,茶客大部分都有一个习惯,买其他茶都是当年所用,买普洱茶,都超过了饮用量,都会喝一点放一点,不该的存的存放了,这就有问题,
而且,这样的茶品喝了嘴干舌燥,哪里又来喝茶的乐趣?
茶叶的生态能否感知?
可以。
比如说茶农,长期生产、接触到自然干净的茶品,一旦接触到仓储不良的茶品,马上锁喉,其实就是形成了生态的感应链,茶客的感受大同小异。只不过,之前的很多老茶,高温高湿,刻意掩盖农药的味道,进而发明出各种樟香、荷香、参香等等“仓味香”,事实就是仓味。
人的判断方法,舌头都被搞乱了,所谓的生态又如何感知?
好多人喝茶,判断不了茶叶最基本的安全性,问题在哪里?
实在是口腔的感受被天价、被古老的年份这些子虚乌有的东西绑架了。
且不谈。
喝茶要爽,工艺有关,原料更有关。
生茶的叶底大家都会看,说到熟茶好多人就会蒙。
普遍来说,台地茶很少做轻发酵,一般都要做到八九成熟,把茶发透。目的在哪里,无非还是要通过发酵来“走味”,把农药味走掉,发的轻,那农药味就不好走。
发茶轻重,不失为判断古树台地的一个小技巧(不是判断标准),叶底可以窥究竟:
发这样轻,大家说三成熟?五成熟,还是六七成?
要是这样讨论,好像就偏题了,发茶的目的到底是熟?还是要爽?
要爽,熟茶出老生茶的味道,这就有可能“爽”。
掉个书袋子。喝茶要爽,是茶叶的呈味物质的作用,茶叶在初制和精制的过程,以及发酵的过程,都尽量保持茶叶的活性,茶汤就有“鲜爽味”,比如,初制茶叶提香,茶叶虽然香高,茶汤不爽,再比如,发茶太老,茶叶糯滑了,茶汤也不爽。
吃水果有酸爽一说,茶叶不一样,总是苦涩是主导,甜厚滑是辅助,平衡得当,助攻成主力,平衡失当,苦是苦,涩是涩,甜是甜。
也有读者喝了老曼峨,说是苦。苦是苦,只是,苦是背景,还是在口腔里一直苦不化,这可是得分清。
熟茶是甜茶,有苦的背景作支撑,这就会有大爽的口感,几泡浓浓的下肚,酣畅淋漓。
我自己也泡了,快速出汤,也就是微苦而甜,泡茶口味的轻重,不是与自己的出汤的速度有关吗?
有一天去茶友那里喝,拿了一个尖肚子的盖碗泡,香高,苦高。我想了想,云南大叶茶,身子都舒展不开,泡茶又怎么好喝。你要1米8,坐QQ车的后排也憋屈的。
泡云南大叶茶,容器有讲究的,大肚子为佳。好比人喜欢大自然,总是空旷地出思古之幽情。用盖碗泡,味道更直接,用紫砂泡,茶汤更糯滑。
要泡好茶,第一关就是茶叶和茶器的比例,“茶叶以放容器的三分之一为宜”,其实这也是难题,紧压茶会影响大部分人判断克重的失误。
克重具体以自己的口味为中心,6、8、10为普遍的克重。一般以6-8克为宜,老茶则是8-16克,根据个人口味。原因是老茶有很多内含物质的挥发,同样的克重未必泡出你想要的理想口感。这也几乎是老茶行家判断老茶真伪的一种方法,克重少,泡出的茶汤还浓,十有八九就是后期的高仿茶。
选好了茶,要泡好茶,水就成为了关键。
2023年0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