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小产区星罗棋布,纵横于易武山脊线上,顺着这条山脉一路寻去,落水洞、薄荷塘、凤凰窝、天门山,哆依树等小微茶区,逐渐浮出水面,惊艳世人的目光。相较于其他茶区,一扇磨被发现的时间较晚,彼时寂寂无名,鲜为人知;加上茶树稀疏、产量稀少,地形复杂等因素,缺少关注度,知名度自然薄弱。但如果有幸喝到一扇磨的古茶,可以说对研究易武茶有相当高的造诣了。“一扇磨”算得上是易武茶区的后起之秀,茶地属于帕溪河村子的村民在采,村子有40来户人家,有些人家的茶地在香椿林,有些人家的在一扇磨,一扇磨方向又细分成:泡竹箐,冷庙,围墙,苦竹林,老旧家,麻根箐,黄竹蓬等小地名。帕溪河自然村隶属于易武乡曼腊村委会,位于易武北边,距离曼腊村委会2公里,距离易武镇政府30公里。傣族地名。“帕溪”既回族。帕溪河:既回族河。因此地河边以前有回族居住过。故名河亦名村。
一扇磨是易武七寨中的其中一个寨子,茶园地处东经101.48°,北纬22.16°处于原始深山之中,与薄荷塘、天门山、弯弓同系一山脉,海拔约1180米~1520m。荒芜偏僻,远离人烟,自然环境优越、生态系统完整、植被茂密,仍处于原始雨林的状态。并且产量少,古茶园离寨子要步行5-6个小时,采茶非常不便,所以是一个非常容易被遗忘的地方。
一扇磨的古茶园藏匿于深幽之所,蛮荒僻静与世隔绝,没有当地茶农带领,外人难以进入茶区。从村子到茶园要骑摩托车走山路,从寨子到古茶园要三四个小时,翻两座山,后半段路摩托车无法骑行,必须徒步,山路蜿蜒崎岖,树木杂乱生长,有时需准备镰刀开辟进山道路。也正是因为这样特殊的地理环境,成就一扇磨完美的生态和极致的品质。
一扇磨古茶园很少连成片的,大部份是散落而生,被国有林环抱着。此处的古茶树长得不算很高大。作为小微茶区的一扇磨,茶园面积不大,古树数量稀少,自然产量十分有限。极致的品质与稀少的产量,成就一扇磨高性价比和价值,堪称茶界中“低调的王者”。一扇磨茶叶油亮,鲜嫩偏黄,与易武茶的其他茶相比一扇磨茶汤更厚重一些。暗香明显,回甘快且持久,茶汤的甜度较高而且密集,是曼撒茶区最典型的茶性了,层次丰富极具个性。茶汤金黄透亮,细品茶汤花蜜香高扬清爽,入口轻柔,糯感十足,汤水厚,暗香显,挂杯强。它的耐泡度也是非常不错,并且有不错的厚重感。很多人称,一扇磨的茶是“一喝就沦陷”我个人也有这种体会,柔中带劲,香甜适度,再加上我亲自跋涉,更加喜欢这片茶。
来源:惟有暗香來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5368897981
2023年0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