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版纳茶区 > 章家三队普洱茶:布朗山 “小班章”
2023年04月18日

章家三队普洱茶:布朗山 “小班章”

 章家三队坐落于云南勐海县布朗山乡,这片被《茶经》誉为 “茶之宗” 的土地,拥有独特的地理坐标:东经 100°11' 至 100°43',北纬 21°28'  至 22°28'。其核心茶区海拔在 1100-1800 米之间,年均降水量 1374 毫米,形成了 “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  的微气候。土壤类型以红壤和黄壤为主,pH 值 4.5-5.5,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为大叶种茶树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
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  85%,原始森林与茶园共生,形成了完整的生态链。茶树根系深扎于腐殖层,吸收着百年古树的养分,叶片厚实且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为茶汤的醇厚奠定了物质基础。
章家三队的布朗族文化传统:祭祀仪式:每年清明举行 “茶祖节”,用新茶祭祀祖先,祈求丰收制茶禁忌:女性经期不得参与制茶,避免 “阴气相冲”饮茶习俗:每日清晨饮用 “擂茶”,将茶叶与芝麻、花生擂碎后煮饮这种文化基因渗透到茶叶生产的每个环节,形成了独特的 “布朗山韵味”。2019  年,章家三队的普洱茶制作技艺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活态传承的文化符号。
制作工艺章家三队的制茶工艺遵循 “三晒三揉” 古法:鲜叶采摘:严格执行 “一芽两叶” 标准,芽叶长度控制在 3-5 厘米,含水率 75%-78%。摊晾萎凋:在通风竹笆上摊放 6-8 小时,失水率达 15%-20%,促进酶的活性。铁锅杀青:采用直径 80 厘米的铸铁锅,锅温 220-240℃,翻炒时间 8-10 分钟,使叶温迅速升至 80℃以上。揉捻塑形:分两次揉捻,第一次轻揉 15 分钟,解块后重揉 20 分钟,细胞破碎率达 65%-70%。日光干燥:将揉捻叶均匀摊放于晒场,厚度 2-3 厘米,历时 4-6 小时,至含水率 10% 以下。蒸压成型:采用传统石模压制,357 克饼茶直径 20 厘米,中心厚度 2.5 厘米,边缘厚度 1.5 厘米。这种工艺使茶叶保留了 50% 以上的活性酶,为后期陈化提供了物质基础。经检测,毛茶中水溶性果胶含量达  2.5%-3.0%,为茶汤的粘稠度和回甘奠定了基础。
章家三队普洱茶特点
叶片形态:以云南大叶种为核心,成熟叶片长 10-20 厘米,宽 4-8 厘米,叶肉厚达 0.3-0.5 毫米,革质层明显,叶缘呈锯齿状,叶面隆起。芽头特征:春茶芽头肥壮,绒毛密集,百芽重可达 150-200 克,内含物丰富。遗传特性:经检测,其儿茶素总量达 18%-24%,其中 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占比 40% 以上,赋予茶汤强烈的收敛性和回甘。值得注意的是,章家三队的茶树多为 40-50 年树龄的台地茶,采用 “等高条植” 种植模式,行距 1.5 米,株距 0.4 米,每亩约 1100  株。这种科学种植方式既保证了产量,又通过人工干预优化了茶叶品质,使其兼具古树茶的韵味和台地茶的均衡性。
气干茶香:兰香(占比 35%)、蜜香(28%)、木质香(22%)、青香(15%)茶汤香:前调为焦糖香(30%),中调为梅子香(25%),尾调为陈香(45%)杯底香:持久的甜香,带有淡淡的薄荷清凉感
喉韵表现:茶汤入喉后,清凉感直达胸腔,形成 “喉底鸣泉” 的独特体验
陈化潜力:章家三队普洱茶的陈化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新茶期(1-3 年):茶多酚含量 28%-32%,茶汤黄绿透亮,香气以花果香为主,口感刺激性较强。转化期(3-10 年):茶多酚氧化至 18%-22%,茶汤橙红明亮,陈香渐显,苦涩度降低 50%,回甘增强。适饮期(10 年以上):茶多酚稳定在 12%-15%,茶汤红浓透亮,木质香与药香交织,口感醇厚如酒,茶气内敛而深沉。经实验检测,存放 10 年的章家三队普洱茶,其茶褐素含量从 0.8% 提升至 2.5%,茶红素从 5.2% 增至 8.5%,儿茶素总量下降  40%,但黄酮类物质增加 30%,抗氧化能力提升 2 倍。与老班章相比,章家三队的性价比优势显著:同品质的台地茶价格仅为老班章的 1/5,古树茶为 1/3。其品质接近老班章的  70%,尤其在茶汤的饱满度和回甘持久性上表现突出,因此被市场誉为 “小班章”。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5368897981
 7dit29.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