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芳村风云:传统市场里的新势力
2023年04月18日

芳村风云:传统市场里的新势力

 本文涉及人物
邓啟为:佰年尚普茶业总经理,芳村第三代茶人
邓啟南:佰年尚普,芳村第三代茶人
林丽丽:广福心道茶业总经理,芳村第三代茶人
老 徐:普洱茶“搬运工”,专职茶叶运输20年
杨 盈:双盈茶行总经理,由国企转型至市场,芳村历史见证者
一位在芳村做茶的朋友看到我写东莞的文章提到了老徐,说,“他你也采访了啊,老徐是个‘神人’”。我再问“神”在哪里,他笑而不语。九月上旬,在东莞的时候确实见到他一次,就在铭兴茶业的店里,就坐在我旁边,不抽烟,低头玩着手机,时不时的端起茶杯喝口茶;那个时候,老徐正在等东莞的茶叶,货主的茶叶配齐了,他就“飞”往芳村。我也只是在这个间隙,跟老徐简短的聊了几句。
老徐“神”在哪里呢?暂时不知道,可有一点我知道,他是芳村茶叶市场的历史见证者、亲历者,也是老派茶人与新派茶人的桥梁;在芳村,不管是新品牌、新平台,还是新茶人、新渠道,更不用说传统力量了,都需要老徐的那份稳重、认真——这份敬业精神,不管芳村如何发展,都不会显得多余,甚至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下,更难能可贵。
老徐,芳村“神人”
九月中旬,第二次芳村之行。
鉴于老徐工作的特殊性、不能保证采访时间,我特意让邓啟南帮我约他,定一个时间,就在佰年尚普形象店里,这样,我的采访就不会落空了。
在约定的第二天上午,我如约见到了老徐,他运输茶叶的江铃轻卡就停放在店门口。他说这辆轻卡就是佰年尚普赞助他的,两排座,很舒适。说到这里,他特别开心,因为他每三年就要换一辆车;对他而言,三年就意味着20多万公里,货量大的时候,一辆车一年要跑10万公里,有时候一个月会超过1万公里,他不想花时间去做保养,就直接换车,这不但节约时间,也是确保安全的一种选择。
老徐说以前有好几辆车的,现在只有两辆,除了门口那辆是他自己开之外,还有一辆是亲戚在帮着开,两辆车特意错开时间往返于芳村和东莞。轻卡车本身并不贵,贵的是里面的茶叶,一辆车上的茶叶平均值200万,贵的会到上千万,所以特别谨慎,不敢随意请外面的人帮忙当司机;而芳村很多物流车辆,多是运输茶叶的配套,比如茶具之类的。
1962年出生的老徐,是芳村本地人,在芳村做茶的人都认识他。他看着比较瘦小,但干活比较麻利,采访的时候还不断接到货主的电话,跑出去将茶叶搬运到轻卡车里。在他刚进入社会的那个年代,大家都想做工人、不想做农民,因为当时做农民没得吃(意为没有稳定的收入),做工人有工资,后来他就转业做运输。但风水轮流转,后来做农民有地分、村里有分红,他笑了笑,意为也只能接受这样的命运安排。
采访的时候,我也把朋友对他的评价说给他,说他是“神人”,“不正经”,他笑着说,做人要开心点,不要活得那么累。
老徐转业来做运输,最初时也是送茶叶,但那个时候铁观音多一些,因为铁观音好卖;后来,普洱茶好卖了,就专门送普洱茶。从2003年开始,一直到现在,老徐都是固定的跑芳村与东莞万江茶叶市场这条线路。两地相距85公里,他说以前,有时候一天要跑两趟到三趟,到现在的旅程,都可以绕地球了。单边需要一个半小时,跑的时间长了,老徐熟悉周围一带的路线,知道哪里堵车,哪里不堵车,也知道哪个时间点堵车,哪个时间点不堵车,他能确保时间,比较准时。这一点,是很受芳村茶人欢迎的。
时间长了,老徐对运输的成本了然于胸。他说一天要520元以上,他才能赚钱:在东莞要请一个人帮忙卸货,在芳村也要请一个人帮忙卸货,这都要花钱;每天来回的过路费在50元左右,超重就会多收一点;每天的油费在160—170元,稍微有点浮动;开不开空调也是支出的一项考量。这份成本核算,完全可以入选成本管控的课程。
老徐的成本固定,但他的收费也固定,他说十多年来,收费没有涨价,一件茶从芳村运到东莞收5元;有一次,有个客户让他带几个沱茶从东莞到芳村,价值70多万,客户给了他70多元运输费,显然,那个客户是不划算把茶叶让某丰快递的。
每天中午12:30,老徐这趟车准时从芳村出发,运输到东莞;晚上7点,他又准时从东莞出发,每天这样两头跑。并且,一旦货车装满茶叶,就谁的电话都不接,直接关机,“飞”到目的地;这不像有些司机一边开车一边玩手机,带来隐患。即便是到目的地送货,他车上的货除了所请的卸货工人外,绝不允许其他人接触,必须是他亲自交到客户手上,这才算运输的结束。
一个人,一辆车,两座城,一个十年直抵下一个十年,山河都为之感动。不管货车里的茶叶是普通,还是贵比保时捷,老徐都恪尽职守,从不松动自己的底线。我想,这也是一种执念吧,他就像芳村茶叶市场的东风快递,使命必达,确保安全,不出意外。
“做这个行业,很忙,需要耐心好,所以很多人做不好,也做不下去”,老徐如是说。他熟悉芳村、东莞两地关于普洱茶的财富人物,他熟悉芳村茶叶的起起伏伏,同时他也幽默、乐观,说起他正在学校上大四的女儿时,眼睛里明显透着光芒,他没想过退休,他说只要做得动,会一直选择做下去。
在老徐身上,我看到老派人的执着、敬业与专注,所以才有芳村茶人对他的认可、信任,佰年尚普才会心甘情愿地赞助他一辆货车。其实,老徐也是芳村茶叶市场枝繁叶茂的一个体现,更是保证。
“好了,起飞!”12:30,老徐准时跟我道别。
黄大益:新品风起云涌,经典恒久不息
九月上旬在东莞的时候见到了黄大益,九月中旬在芳村的时候喝到了黄大益,不知道是不是缘分。
2003年,如果你喝黄大益,可能会满不在意,因为当时价格很低廉,零售价都只是15元,够在昆明吃几碗小锅米线,现在只够吃一碗,如果加帽的话。只是,今天再去喝的话,就需要掂量掂量自己的钱包了,因为价格已经到1.5万元了,不是件,是一饼!
真恨不得当时买了一件,现在想怎么喝就怎么喝——那个时候,我还在北方上学,这个念头,注定也只能是一个念头。
不过,现在能喝到,哪怕几杯,也是值得开心的,好茶不嫌晚,任何时候遇到都是好时候,比如在佰年尚普形象店里的这初秋时节,明黄透亮的茶汤倒映着羊城过往的时光,醇厚回甘的滋味就着九月里淡淡的秋意,茶味酽醇,沁人心脾,一如明月下饮一壶酒,美得恰到好处,外界所有的风云,都抵不过刹那回味的自然神韵,霸气于无形远胜于有形。
黄大益是一款定制茶,为2003年大益八大经销商之一、后来已是佰年尚普的创始人所定制。现在已成经典的黄大益,当时选料与拼配都是其主导,自己去茶农手里收购原料,原料集中为布朗山班章产区,只不过当时的原料价格极为便宜,仅13元一公斤干毛茶,现在,不知道这个价钱能不能喝上一杯;并且,当时收原料不需要现在的精力,当时的茶农做茶都很传统,不像现在那么多的工艺指导,晒青就比较传统,工艺上没有现在这么多的讲究。以前的晒青,是太阳晒青,如果天气不好、没晒干,茶农就会将茶叶放在火塘边,做饭的时候利用柴火燃烧的余温将其烘干,烟熏其间——普洱茶的烟熏味就是这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