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大益张亚峰专访:大益茶基业长青的秘诀是什么?
2023年04月18日

大益张亚峰专访:大益茶基业长青的秘诀是什么?

 近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旗下专注中国茶的媒体平台《国茶地理》对大益集团董事长张亚峰、大益集团副总裁曾新生,就大益的历史与发展进行了深度专访,媒体从中进一步了解到大益的科技创新、茶人公益、茶道文化等领域,对大益的百年目标充满期待。今转发原文与益友们分享,本篇专访已收录进《深圳茶事》一书。
大益茶业,前身为云南勐海茶厂,从1940年创办至今,直是中国茶行业的头部茶企。谈茶企,绕不开大益。大益茶基业长青的秘诀是什么?后吴远之时代的大益将何去何从?
《中国国家地理•国茶地理》近日对大益茶业集团董事长、总裁张亚峰女士,以及大益茶业集团副总裁曾新生等进行了深入采访。
新起点:
樱花如期开放,大益铿锵远航
2023年2月16日,勐海茶厂厂区内的樱花如期开放;自动化车间内的制茶机器正在快速运转;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作业,工厂内的广播不时有大益歌的响起,那是提醒工人们该出去休息做运动了……厂区运营井然有序——这是大益集团前总裁吴远之先生离开14个月后的大益。
提起大益,就不得不提起吴远之先生。大益茶业集团的前身是创始于1940年的勐海茶厂,至今已有83年的历史。
2004年11月,为顺应国有企业改制潮流,吴远之率团队成功改制勐海茶厂,从此带领大益集团走上了普洱茶的革新迭代之路,开启了普洱茶产业发展的新篇章。他是老勐海茶厂精神的传承人;大益茶业集团的缔造者;茶行业科技创新的探索者;大益茶道的创立者;也是茶人公益的践行者。
大益茶业集团董事长、总裁张亚峰女士
无奈天妒英才,吴远之先生于2021年12月19日因病骤然离世,这是爱人张亚峰的悲恸,是大益的不幸,也是普洱茶行业乃至中国茶界的巨大损失。
然而,斯人已去,后吴远之时代的大益将何去何从?这是所有关心大益的人的共同疑问。
一个女人对男人最深沉的爱,莫过于你在时,我愿默默在你背后,为你守候;你离开了,我愿“巾帼披征衣,含泪承遗志”,以余生完成他未尽的事业。张亚峰就是这样的女人,自从吴远之先生离开后,她擦干眼泪,第一时间走向幕前。她看起来优雅温柔,却步履坚定。按照在她身边近20年的一位工作人员话讲,“张总是一个外柔内刚的人。”
张亚峰默默站在先生吴远之题字“起点”的石碑旁,饱含深情、坚定稳重、岿然如松。大益的下一个百年,注定是“大益精神”的传承,也是一场爱的接力。
大益集团前董事长吴远之题“起点”碑
同时,全体大益人在张亚峰的带领下,也带着对吴远之最深的缅怀和敬意,沿着他定下的方向更加努力探索,立志完成他未竟的事业与心愿。
溯源:
传承百年精神,方得百年荣光
勐海茶厂的改制,改的只是落后的管理,破旧的硬件,宝贵的制茶经验、制茶人才,以及文化遗迹得以完好保留,这也是这个百年品牌重生的关键。
在大益厂区门口,至今还挂着上个世纪“勐海茶厂”的老牌子,旁边是建厂之初深挖的两个大水塘,经过改造,成为湿地公园的一部分;半个世纪前的医务室被用作行政办公室;当年遗留下来的仓库继续储存普洱茶。大益集团副总裁、勐海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新生表示,大益83年历史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在精神和物质层面都得到了完美传承,当年的工人、工厂和消费者都还在。“就连50年前当时的办公楼,我们还在用。”;建厂之初的老员工平均年龄93岁,依然生活在厂区,被敬为“镇厂之宝”……历史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间,无声地诉说着大益人的传承和实干精神。
大益最大的特色不仅老房子多,老员工也多。据了解,大益10年以上的老员工有300余人。目前。这些老员工带着80后、90后的新一代员工,一起传承着“大益精神”。
大益在前董事长吴远之的领导下,优秀的制茶经验和管理人才得以传承和保留,并且引进了现代先进的制茶人才和管理经验,经过近20年的积累,这也让大益能够走在同行业发展前列,为大益和世界茶企竞争提供了保障。近百年来,诸多普洱茶经典茶品在大益诞生,特别是“生肖茶”系列、“孔雀”系列等每年都在传承中创新,一直深受茶人喜爱,也是大益稳居“中国茶行业领军者”地位的基础。大益先后被评选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并获得“云南省政府质量奖”等荣誉。
大益馆内荣誉墙
有人说是吴远之成就了勐海茶厂,他成功引领勐海茶厂改制,为低迷的普洱市场觅得生机;他把普洱茶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茶种,发展为闻名天下的名茶,可谓茶业市场的弄潮儿;20多年来,不管茶业市场如何变幻,始终不变的是,合作商对大益茶的持久青睐,以及茶人们对大益茶的传唱推崇。这一切应该是一个传承百年的老茶企应得的荣光,也应该是“始终把产品品质做到极致”企业应得的殊荣。
活力之源:
科技创新,为“领跑”护航
大益一直领跑茶业市场的关键,在于它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如今的大益仍在沿着吴远之先生定下的“科技与创新”之路前进。
“大益集团在继承传统优秀制茶技艺的同时,以科研带动创新,以技术引领发展,将科研成果向全行业辐射,带动整个行业发展。”张亚峰表示,大益在诞生之初就厚植科技创新沃土,重视人才,仅勐海茶厂就有400多位本科生,加上后来制茶机器人、微生物制茶法等科研成果的落地,引领了普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代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发酵罐
“我们接待室、办公室可以简陋些,但是对科研经费的投资最舍得。”曾新生表示,崇尚“节俭、务实”的大益,钱都花在了刀刃上。
“目前,大益的发酵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了, 第四代、第五代已经在研究中。”据大益茶集团的副总裁曾新生介绍,在吴远之主掌大益期间的2013年,以大益博士后工作站为基础,大益集团微生物研发中心(大益七号院)就已经成立了。该中心每年可得到大益集团销售收入3%—8%的研发经费投入。
现场初制茶叶
2014年到2015年,“云南省普洱茶发酵工程研究中心”、“云南中检大益集团茶叶检测中心”相继在大益七号院挂牌成立。2018年,大益集团与中国微生物领域顶级专家合作,邓子新院士工作站在大益七号院正式揭牌。大益集团也成为中国首家拥有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普洱茶企业。
“大益制茶微生物发酵池经过40年,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菌群;同时,大益发酵用的一源井的水也是用了大半个世纪,这也是大益茶质量一直稳定的原因。”曾新生表示,大益七号院在2016年5月成功创制“微生物制茶法”,让普洱熟茶的制作工艺更科学化、规范化。“目前,深受市场推崇的益原素、茶晶等产品使用的都是大益创制的微生物制茶法(第三代发酵技术)。”曾新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