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莺山地处澜沧江畔,海拔1800米到2300米,与对面无量山隔江相望,山脚便是从前澜沧江上的有名渡口神舟渡——旁边的青石古道, 有马蹄踩成的印迹。古时白莺山的茶叶由渡口过澜沧江运往巍山、大理,换回盐和纱,这或许是最早的茶叶贸易。
最早在白莺山生活的是布朗族。《暗藏线索的文字拼图》提到: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首先发现并利用了茶,并将这种文化传播到中国北方、南方,东南亚等地区。
而布朗族很可能是世界最早的茶农。数千年前布朗先民以狩猎为生,把野茶种籽引种在房前屋后,开启人工驯化野生茶树的漫长旅程。
现在白莺山有野生型、半野生型、栽培型古茶树逾180万棵,树龄最大超过2800年,可以清晰观察茶树从野生到驯化整个变化过程。
当地茶农对这些形态各异的茶树有自己的称呼——本山茶、黑条子茶、二嘎子茶、白芽子茶、滕子茶、贺庆茶、柳叶茶、豆蔑茶、红芽口茶、大叶本山白芽口茶、秃房茶和勐库茶……
201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对白莺山古树茶做遗传多样性研究:经过长期自然及人工选择,白莺山形成大理茶、阿萨姆茶及中间过渡形态茶树混合分布的格局。比如本山茶在植物分类上属于大理茶,勐库种则属于阿萨姆茶。
这次的新茶有两种,白莺山古树生普和古树红茶,皆为今年春茶,百年以上树龄,一芽二三叶。
明前大树生普是清爽甘冽,上慢卡古树生普回甘是话梅味,而白莺山古树生普特点不在于香气,而在于藏有未被驯服的野性,内质丰富,稍微坐杯就会体会到浓锐的回味,在口腔中激荡不已。
古树红茶干茶有类似橘子汁的果香,出味很快,茶汤红亮,花果香幽淡,马上转为类似古树生普的山野气息,茶底香气尤其高扬,带有古树红茶特有的木质韵。
茶树经过千年驯化,趋势是迎合人类的口感——香气舒服,滋味平易,品饮越来越没有门槛。
不妥协,不低头,我行我素——白莺山这样有脾性的茶,可能才是茶本初的气质吧。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5368897981
2023年0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