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18日
在战争与流浪的暗夜中,茶照亮了云南濮人的生存之路(2)
族内流传下的史诗歌谣,也记录最早的茶种驯化过程:“(首领哎冷)白天领我们上山寻找茁壮的野生茶苗,在寨旁栽起来。采来饱满的茶籽,在家旁育起一片片茶...哎冷开创了人工种茶,奇迹传遍天下。”
直到今日,布朗族族内还流传着“将野茶驯化成家茶”的土办法:将野茶的枝干全部砍断,之后一直火焚三年,并将烧尽后的草木灰制成灰肥,施在茶树的根部,等到这棵茶树发芽后就完成初步驯化了。
与短暂迁徙途中给茶树打记号的采摘利用相比,定居生活下的长期稳定栽种茶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在植物学中被称为“引种驯化”,指的是被迁走的植物为适应新的环境,会频繁地发生基因突变,再加上人为选择、打顶矮化、增加横枝、耕土施肥等手段,茶树对人类有利的性状逐渐突出,比如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成分含量增加。
经过这么多论证后,现在我们可以去试着复原下濮人创茶录的全过程了:
由西南的百越族团分化而来,农耕技术先进的傣族先民迁徙至云南后,先是征服了本属于孟-高棉语族的濮人部落,并与其缔盟为主从民族,后和濮人一起,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坝区建立了哀牢古国和勐卯古国等聚居地,以原始的农耕,渔猎,采集为生。
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王柳貌归附汉朝,引起哀牢人的强烈不满,随即有人与新一任哀牢王“类牢”暗中策反,并在7年后宣布反汉,东汉朝廷随即从洱海周边调集古滇国,昆明古国等氐羌族团势力进入哀牢武力平叛,哀牢破国后,受到压迫的濮越族团,只好离开故土,选择再次迁徙。
一些远走怒江以西,在这里重新建立了“勐达光”(后称掸国);一些投靠由濮越族团建立的勐卯古国;还有一部分濮人追随着傣族先民的脚步,来到了和氐羌族团、孟-高棉族的势力范围有重合的澜沧江中游地区,由于生存空间不够,坝区由傣族先民入主,濮人们则不得不改为山居。
此时,濮人大多具备一定农耕技术,也积累起较为丰富的野生茶利用经验,更重要的是,相对于蔬菜和粮食,茶树更适合在山地生长,种植难度较低,规模种植后管理也较为轻松,由此,茶成为了濮人的食物,药品,乃至精神信仰。
后来,附近的坝区民族,以及更远地区的“异族”也开始以食盐、粗布、粮食、农具等物资与山居濮人贸易,换取茶叶,濮人种植茶叶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到后来,陆续有一些迁徙而来的其他民族进入山区,向濮人学习种茶,与濮人一同植茶,抱团取暖,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再后来,中原政权入主云南;六大茶山始兴;普洱贡茶风靡京城;战争不断,炮火连绵;古茶山衰落,老茶庄歇业;茶叶统购统销,产区不为人知;台湾茶人朝圣易武,普洱茶产业复兴;山头被充分发掘,古茶树得到珍惜...
千年历史已成过往云烟,那片前人留下的茶叶,却在千百年后成为了后世子孙们的金叶子,世代贫苦的濮人后裔,终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收入,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濮人创茶录”专题完)
来源:陆离茶寮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536889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