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名茶,唐代陆羽的《茶经》和李肇的《国史补》中把义阳茶列为当时的名茶。宋朝时期在《宁史·食货志》和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中把信阳茶也列为当时的名茶。元朝据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光州产东首、浅山、薄侧等名茶。”
茶西周入豫(公元前11世纪—770年)已有3000余年历史,东周入淮(公元前770—前256年),亦有2800余年。入淮之时,首先在信阳鸡公山山区进行了种植,其根据为:
1、《唐地理志》载:“义阳(信阳古称)土贡品有茶。”
2、信阳县志特点出:“柳林大茶沟、小茶沟尚有唐宋遗株。”(1949年前,李家寨为柳林所辖,故称)
3、宋苏东坡称:“淮南茶,信阳第一。”
4、陆羽著《茶经》指出:义阳茶在义阳南山区。(古称钟山县,鸡公山古时为钟山县所辖)
🌱鸡公山北侧山沟以植茶驰名,以茶地为地名印入中国地图,如:大茶沟、中茶沟、小茶沟、大茶沟口、茶冲口、茶坊、茶坡等。大、中、小茶沟为鸡公山北侧的三条横沟。其沟长分别为8、5、4公里。大茶沟与鸡公山大东沟相连,内有旗杆石、大滴水等景点。
🌱鸡公山古老茶区约有34华里之长。茶树多分布于海拔300~500米之间。中茶沟西端出口称茶冲口,从李家寨南侧进入大茶沟的岔道口,称为大茶沟口。
🌱明朝,对名茶方面的记载很少。清朝时期,信阳的茶叶生产得到迅速恢复。清朝中期是河南省茶叶生产又一个迅速发展时期,制茶技术逐渐精湛,制茶质量越来越讲究,在清未出现了细茶信阳毛尖。
🌱清光绪未年(1903-1905),原是清政府住信阳缉私拿统领、旧茶业公所成员的蔡祖贤,提出开山种茶的倡议。当时曾任信阳劝业所所长、有雄厚资金来源的甘周源积极响应,他同王子谟、地主彭清阁等于1903年在信阳震雷山北麓恢复种茶,成立“元贞”茶社,从安徽请来一名余姓的茶师,帮助指导茶树栽培与制作。
🍵1905-1909年甘周源又邀请陈玉轩、王选青等人在信阳骆驼店商议种茶,组织成立宏济茶社。派吴少渠到安徽六安、麻埠一带买茶籽,还请来六安茶师吴记顺、吴少堂帮助指导种茶制茶。制茶法基本上是沿用“瓜片”茶的炒制方法,用小平锅分生锅和熟锅两锅进行炒制。炒茶工具采用帚把,生锅用把长0.5米、把粗, 0. 1米的帚把2个,双手各持1把,挑着炒。熟锅用大帚把代替揉捻。这就是信阳毛尖的最初制作技术。
🍵1911年,甘周源又在甘家冲、小孙家成立裕申茶社,在此带动下,毗邻各山头茶园发展均具有一定规模。茶商唐慧清到杭州西湖购买茶籽并学习龙井炒制技术。回来后,在“瓜片”炒制法的基础上,又把“龙井”的抓条、理条手法融入到信阳毛尖的炒制中去,改生锅用小把炒制为生熟锅均用大帚把炒制。用这种炒制法制造的茶叶就是当今全国名茶信阳毛尖的雏形。
🍵民国时期,茶叶生产继清朝之后,又得到大力发展,名茶生产技术日渐完善。信阳茶区又先后成立了五大茶社,加上清朝的三大茶社统称为“八大茶社”。由于“八大茶社”注重制作技术上的引进、消化与吸收,信阳毛尖加工技术得到完善,1913年产出了品质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为“信阳毛尖”。
🍵为了迎接1915年巴拿马运河通航而举行的万国博览会,1914年,信阳县茶区积极筹备参赛茶样,有贡针茶、白毫茶、已熏龙井茶、未熏龙井茶、毛尖茶、珠三茶、雀舌茶。1915年2月,在博览会上,经评判,信阳毛尖茶以外形美观、香气清高、滋味浓醇的独特品质,被授予世界茶叶金质奖状和奖章。信阳毛尖从此成为河南省优质绿茶的代表。1958年,信阳毛尖在全国评茶会上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5368897981
2023年0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