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七年(1729),云贵总督鄂尔泰奏请实行改土归流政策,设置普洱府。
雍正七年(1729)八月初六日,云南巡抚沈延正向朝廷进贡茶叶,其中包括:"大普茶二箱,中普茶二箱、小普茶二箱⋯⋯普儿茶二箱,芽茶二箱,茶膏二箱,雨前普茶二匣。"从此开始了普洱茶的进贡。这几类茶品也成为普洱茶进贡的主要茶品,此后基本得以延续。
雍正十二年(1734)云南巡抚张允随进贡普洱茶,贡品包括:"普茶蕊一百瓶、普芽茶一百瓶,普洱茶膏100匣,大普茶一百元,中普茶一百元,小普茶一百元,女儿茶一千元,蕊珠茶一千元。"
问题来了,作为锡瓶装散茶的普洱芽茶是什么茶呢?
2023年7月杨凯先生新书《走出深山的普洱茶一一百年前的云茶旧事》里,可以找到资料。
1898年12月4日,思茅海英藉职员凯瑞考察滇南茶山:最为上品的茶被称为"生芽",由幼嫩且尚未打开的、呈灰绿色且全身披满白毫的芽叶制成。这是唯一一种不需要经过除了在太阳下晒干以外的工序的产品。
英国海关官员甘斯勒(A.Granzella)1900年后写的:头等茶叶称为生芽,是柔软的浑身长着茸茸细毛的芽,只能采到一小点,这种品质的茶叶最受推崇。大部分被细心保存,有些最终要呈奉到北京,作为皇宫贡茶的一部分。
英国人关于普洱茶最条理清晰的报告,则以后来被收入《思茅海关十年报告,1897一1901》的为1900年巴黎世博会普洱茶展品所附的说明书最为详实:头等茶叶称为生芽,是柔软的浑身长着茸茸细毛的芽,只能采到一小点。这种品质的茶叶最受推崇,大部分被细心保存,有些最终要呈奉到北京,作为皇宫贡茶的一部分。
我们擅于记录历史,但不擅于记录具体的工艺细节,从英籍官员对工艺的具体描述中发现,贡茶中的普洱芽茶是典型的白茶工艺——不炒不揉,自然晒干。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5368897981
2023年0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