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总体宗旨是,适口者珍,因人而异。
适口就是觉得适合自己的嘴巴。
因人而异,就是除了个人嘴巴偏好,也跟每个人的体质息息相关。比如脾胃虚弱的人就不建议长期的喝新茶,比如当年新鲜的绿茶,新生茶,新白茶,等等,这些对身体肠道有一定的刺激性。
喝茶,除了因人而异,有时候也因季节而异。
清时期,达官贵人家有“夏喝龙井,冬饮普洱”的习惯,可见龙井绿茶在明媚的春天,饮后给人清新之感,而饮普洱茶竟然选择在了冬季。
我们是否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冬季是寒冷的日子,吃喝住行方面,会想到温的,暖的,热的东西,比如烤火,火锅,温暖的被窝,厚厚的衣服等等,所以,这里的普洱一定指向温的,温和的。
而在那个年代,交通不便,很多物品的长距离运输需要人背马驮,耗时数月,普洱茶作为云南的一个特产,要输送到北京,马背上的普洱茶,长距离的运输会存在受潮、发酵、转化的问题。这是对历史上的普洱茶长距离进京路上的一些猜疑。它指向我们现在的普洱茶成品,前发酵过的普洱熟茶,和后缓慢转化的普洱生茶,年深日久后,它们就是老普洱茶。
相对而言,脾胃虚弱的人更适合喝老茶,发酵类的茶。老茶,可以是老白茶,可以是老普洱生茶等等。这些茶经过长期的微生物的参与后转化,已经慢慢的祛掉了寒性,口感也变得柔和醇厚,不伤身,不伤脾胃,相关的刺激性内含物质已经降解到对人体安全的系数之内。
全发酵类的茶,比如熟普,六堡茶,等等,不仅刮油解腻助消化,还能促进人体肠道菌群的平衡,因为它是一种发酵食品,里边有对人体有益的菌,这些能菌能够平衡我们的肠道菌群,对肠道柔和,不刺激,还能提升脾胃运化能力。
除了适口为珍,因人而异这个总体的宗旨下,其实咱现代人的身体,还是更倾向于喝温性的茶。
现代城市人群有几个变化。
比如,坐的更久了,动得更少了,胖的更多了。暴饮暴食,大鱼大肉,高蛋白摄入,脂肪堆积不说,也不利于脾胃的运化。
而喝发酵类的茶,比如老熟普,不仅能够辅助减肥,增强消化,还能降血脂,降血糖,抗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冠心病,对脂肪肝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这些都是临床医学实验的数据证明。而老普洱生茶,感官刺激体验上来说,它的刮油效果会更强,所以有些人大鱼大肉以后就喜欢泡上一壶老普洱生茶,那种刮肠刮油解腻的感觉是特别爽的。
为什么有人直接吃益生菌?其实喝老熟普的效果,也跟益生菌的效果是一样的,肠道通了,身体舒服。
只不过,喝老熟普其实比直接吃益生菌更有情绪价值,因为茶不仅有功能性的诸如解渴利尿助消化效果,它还有生理层面的多巴胺分泌的开心愉悦的情绪价值,它本身有滋味口感的美妙的体验的味觉价值,同时喝茶它可以和一群人一起分享,其乐融融,也可以一人品茶,得一个幽趣。而吃益生菌,虽然方便,但情绪价值比喝茶还是少了太多,且不用说,如果按克算下来,其实益生菌太贵,茶实在是太物美价廉了,你还别说茶它还很耐泡,可以不断的续杯。
还有一些老茶客,一日不可无茶,喝了茶以后,提神助思,比喝咖啡还管用,但又不用害怕咖啡因的上瘾,其人喝了也会神清气爽。有的朋友应酬喝酒吃完饭以后,回到家再来泡上一壶老普洱,具有很强的醒酒的效果。这都是经验之谈。
有些人身体比较敏感,喝老茶能够感受体内的气往身体的哪个部位游走,哪个身体部位在发汗,一清二楚,喝完,整个人就很通透,四肢百骸五脏六腑都觉得舒泰无比。
最后,再强调一下,现代人更适合喝温性的茶的另一个原因。现代城市人群生活习惯跟过去的农村生活,非常不一样,以前的农村,柴烧锅煮,喝茶都是高温炭火炙烤祛寒性再饮用;现代城市阴火(电)煮食,常年住在空调房里,体内寒湿者多,更需要温性的茶。
发酵类的茶,老熟普,老六堡等等,他们都是温性的。温性的茶,比如,有年份的老普洱生茶,老白茶等,通过时间的沉淀,岁月的洗礼,经微生物参与,后缓慢转化,在日月更迭中,变得滋味更醇厚柔和,陈化生香,饮一口,是上佳的品茗体验,不仅嘴巴感受到了滋味的美妙无穷,身体也感受到了,好像四肢百骸都在舒展,全身的每个毛孔都在张开的舒爽通透感。老茶是能够让人获得口感和体感上的双重的体验的。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536889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