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熟茶为什么很难山头化
2023年04月18日

熟茶为什么很难山头化

 熟茶很难山头化。
熟茶长期属于是大宗产品。
大宗商品的特点是供需量大,易于分级和标准化,运输和仓储方便,供应香港茶楼,散茶占到97%的比例,紧压茶占3%。
茶楼作餐前茶水,紧压茶反而不方便,需求极度减少。香港人均居住面积狭窄,茶楼等于会客厅,熟茶是餐前茶水,属于特别大众化交流的一个道具。
大宗茶品要求工艺标准,味道相对统一,计划经济几十年,味觉味道训练都一样。
同样级别的茶品,区别也只是在生产批次上,所以,之前的茶厂都有批次号。现在基本上都没有,(同一茶品)生产批次减少,原因是茶客分布区域广泛,茶品需求各自不同,销区和品种的扩大都是天量值。
社会和茶客都同时进入了多元化时代。
熟茶虽然表面看,遵从生茶的规则,实施多元化,从大众化进入高端化,其实,基本的消费面还是没有变化。
比如今年,勐海仍然有大量的熟茶发往珠三角一带,作为餐前茶水,数量惊人。
这一类茶品,很难走入普通消费者的视线,厂家通过批发商直接进入各地餐厅餐馆。
这种基本面影响了整个熟茶的品鉴体系。
比方讲生茶,无论高中低端,都在试图创造个性化,各种山头茶覆盖了整个终端,培养的文化基因就不一样。
内地普洱茶热销之后,熟茶的研究就更多,普洱茶为大堆,小堆,地板,离地发酵争论不休,现在这种声音早已停止,实际做茶的,各有各的思路,各自对应各自的需求。
熟茶思路,总体与现阶段流行的山头茶完全是两个方向。
熟茶潮水,熟茶渥堆,都是要消除掉生毛茶的风格,尽量让原料统一化,快速做木香,消除苦涩等等。
这都形成了事实上熟茶大众化与小众化的矛盾。
“生茶喝风味,熟茶喝功能。”
这是茶界自我矛盾的宣传,不要讲茶叶,保健品也不能宣传功能。功能是有靶向的,即使没有读过医学,也是一种常识。熟茶治病,减肥,抗三高,养胃等等胡说八道的宣传,甚至以论文的形式发表,都误导了整个茶圈。
你既要治病,就不能要风味。
又要,还要这种好事,在茶市一遍一遍的流传。
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如果熟茶能治疗高血压,早就获得诺贝尔奖了,高血压是全世界至今无人攻克的难关。
新冠的时候,首先是江苏出报告绿茶可以治,结果,普洱茶也研究出来可以治,治来治去,大家都得把自己的脑子先治好再说。
茶就是茶,还是要回归到茶,才有未来。
比方讲,现在茶叶销售难,是很多茶叶把“原本应该做熟茶的原料,做成了生茶”。
由于熟茶的高低的鉴别困难,熟茶是追“熟”,还是追“生”的问题都尚未解决,追熟,风格就基本没有,追生,缺乏熟茶的存放技巧,口感生涩。
熟茶山头化,又要特别推崇拼配,又要特别神秘配方。
这不是自我矛盾?
如果非要讲区别,班章一个味,冰岛一个味,易武一个味,生茶区别明显,做成熟茶,也有明显的区别,然而,这是大茶区之间的风味差异,大茶区内的茶树品种就很多,几大茶区的茶树相互移植的记录很多,都会说明如果用大茶区茶,等于“拼配”。
这与现行的小作坊,工匠做茶的理念完全又不同。
文化上的推广,实际茶树品种的构成,都可以说明熟茶山头化有难度。就像酱油,没有必要分清东北的大豆,北美的大豆,难道未来大家也会搞个山头化的酱油,山头化的醋?
熟茶发熟,如同高压锅炖鸡,讲究的是效率,生茶转化,如同土锅炖鸡,讲究的是风味,否则,何必需要非要熟茶?
熟茶的山头化难以实现,然而,并非熟茶的高端化并非无迹可寻。
如今采用各种高端山头原料做茶的玩家也在增多,只是,这些茶品往往难以流入市场,难以形成新的热点高度。(当然,现存的绝大部分老茶其实就是“渥堆青饼的老熟茶”,只是夸张的年份价值,让人喝昏了头)
与生茶强调原料有所区别的是,熟茶要高端化,就更需要“工艺+仓储”,缺一不可。
说白了,这需要更多的耐心!
来源:吴疆说普洱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5368897981
 5761482_144149038706_2.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