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茶,能颐养身心。于身能提神明目、消食去腻、清热解毒,于心能消愁解闷、陶冶情操、明心悦智。 虽然现代医学发达,但古人对茶的研究、理解,绝不逊色于今人,古籍中就有很多关于茶能养生的记录,读来令人感悟良多!
1、益思悦志 唐·陆羽撰《茶经》称茶能“悦志”;五代·毛文锡撰《茶谱》中称茶能“益思”;元·忽思慧撰的《饮膳正要》中称能“清神”;明·李时珍撰的《本草纲目》称茶能“使人神思爽”;清·王孟英撰的《随息居饮食谱》称茶能“清心神”。此外,还有茶能“破孤闷”、“通仙灵”。总之,饮茶能提高人的思维能力。
2、明目清心 宋·虞载撰的《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外集》称茶能“理头痛”;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称茶能“祛头风”;明·吴瑞撰的《日用本草》称茶能“止头痛”;清·王好古的《汤液本草》称茶能“清头目”;清·黄宫绣撰的《本草求真》称茶能治“头目不清”。古籍中专门讲茶能明目的很多,《茶经》称茶能治“目涩”;《本草拾遗》称茶能“明目”等。
3、提神驱睡 唐·苏敬撰的《新修本草》,清·张璐撰的《本草逢源》,以及《桐君录》,分别称茶能“令人少睡”“令人少眠”“令人少寐”和“令人不眠”;唐·《本草拾遗》《茶谱》分别称茶能“少睡”“睡少”和“不睡”;明·李士材撰《本草图解》称茶能“醒睡眠”;清·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称茶能“醒睡”。
4、消食和胃 唐·孟诜 [shēn] 撰的《食疗本草》称茶能“下气”;宋·虞载撰的《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外集》、明·缪希雍撰的《本草经疏》和王圻 [qí] 撰的《三才图会》分别称茶能“消食”“消宿食”“消饮食”;清·黄宫绣撰的《本草求真》介绍“茶能治食积不化”还有“去滞不化”的功效等等。
5、消脂去腻 唐·陈藏器撰的《本草拾遗》称茶能“去人脂”;宋·苏轼撰的《东坡杂记》称茶能“去腻”;清·曹慈山撰《老老恒言》称茶能“解肥浓”;清·赵学敏撰《本草纲目拾遗》称茶能“解油腻,牛羊毒”。此外,还有称茶能“久食令人瘦”等。
6、清热解毒 唐·孟诜撰的《食疗本草》、清·张璐撰的《本经逢源》分别称茶能“去热”和“降火”;唐·陈藏器撰的《本草拾遗》称茶能“破热气,除瘴气”;宋·杨士瀛 [yíng] 撰的《仁斋直指方》、陈乘撰的《本草别说》称茶能“消暑”。清·黄宫绣的《本草求真》称茶能“清热解毒”;清·刘献廷的《广阳杂记》称茶能“除胃热之病”。此外,还有茶能“清热降火”“涤热”“疗热症”“治伤暑”等等,不一而足。
7、疗疮止痢 古籍《枕中方》称茶能“疗积年”;宋·陈承撰的《本草别说》称茶能“治痢”;明·缪希雍撰的《本草经疏》称茶能治“瘘疮”;明·李中立的《本草原始》称茶能“搽小儿诸疮”;明·吴瑞撰的《日用本草》称茶能“治热毒赤白痢”;清·黄宫绣撰的《本草求真》称茶能治“血痢”;清·张璐撰的《本草逢源》称茶能“止痢”。
8、轻身换骨 唐·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称茶能使人“有力”;宋·苏颂的《本草图经》称茶能“固肌换骨”;明·朱橚 [sù] 的《救荒本草》称茶能“救饥”;明·鲍山的《野菜博》称茶能“调食”;清·屈大均的《广东新语》称茶能“疗饥”。此外,还有茶能“轻身换骨”“治疲劳性神经衰弱症”之说。
9、益寿养生 宋·苏颂的《本草图经》称茶能“祛宿疾,当眼前无疾”;明·程用宾的《茶录》称茶能“抖擞精神,病魔敛迹”;清·俞洵庆的《荷廊笔记》称茶能“养生益”。
“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是我们对茶的药用价值的启蒙认识。在读到古籍中关于茶的养生价值的时候,不免感慨古人的大智慧。茶能轻身,更能清心,邀朋友一起来喝杯茶,滋润身心吧!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5368897981
2023年0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