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现代人的语境,我始终认为茶叶的冲泡是茶与水结合的一种化学过程。因此,你就要顺理成章地考虑哪些影响因素?以我多年冲泡的经验积累和深刻的感悟,我觉得有必要重新梳理一下,以正视听。
影响普洱老茶冲泡的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一)茶叶的品质与投茶量;(二)用水的品质与水温;(三)泡茶的茶具和器皿;(四)环境和气候的影响:雨与晴、温湿度、高原与平地、季节、时辰。(五)个性化差异;(六)冲泡的技巧;
普洱老茶茶叶的品质与投茶量: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陈年普洱茶?按照坊间约定俗成的分类方法,有号字茶(清末民国时期茶庄号);印字茶(解放后至七十年代初期);七子饼(开始有中英文包装纸至中茶公司实施承包制),也可以以勐海茶厂 2004 年改制为结束。解放后一直实行计划经济,茶叶属于统购统销对象,相对于改革开放后私有茶企林立时代,计划经济期间有一套标准制度。时间有序,但是号字级,印字级、七子饼不是一脉相承。
当然,上述三类茶完全不是一回事,优劣排序仍然很容易分辨。最好当然是号字茶,但稀缺价昂。许多人认为这是炒作,不能否认是市场经济决定的,价高者得之。你以为花大钱买老茶的人都是傻子,我所听到和见到的老茶消费者,国内外都是非富即贵之人。
老茶(指上述三类茶)的品质并不是每片都是精品。即使是同一筒茶,上、中、下都有区别,最好是中间的五片茶。存茶环境是决定后期茶品优劣的重要条件。由于茶叶叶片表面气孔细密,容易吸收周遭的异味,所以常见的老茶最怕两种状态:异味重;湿度过高导致的霉变。仅仅从茶饼表面分辨好坏还不足够,关键要喝。在这方面本人也交过不少学费。我强调辨假要先学识真,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机会,靠的是缘分。印象中,有几种情况可以说是无法可救:〈1〉樟脑味;〈2〉霉变严重(饼茶内出现白点);〈3〉受潮之后又干燥(俗话:熟透了)
老茶的前处理一一醒茶:一般来说,老茶由于存世时间长,都有一点闷味、纸味、尘埃味以及轻度受潮。所以我主张要醒茶。方法很简单,将紫砂茶壶(容量 120~200ML)置于烧至沸水的铁壸口干蒸,提温至 50~ 60 度左右,然后迅速将干茶叶投入壶内盖上,用力以不同方向搖匀,30 秒左右,马上打开,第一时间用鼻子闻一下,好的茶叶没有异味。如果还有一些尘埃味,可以重复 2、3 次,但有一个重要原则:号字茶只能做一次,由于年份较久,陈化程度好,多做会产生茶水分离,水味重等于冲泡失败。印字级茶可以做 3、4 次,直至异味散尽, 但茶叶不能出香,出香意味茶水分离。如果冲泡七子饼茶,以出香为醒茶成功。
究其原因,因为普洱茶是后发酵茶,时间的差异,发酵程度不一样。上述三类茶醒茶的方法略为不同。选择投茶量的方法:投茶量主要以紫砂壶的容积量为准: 100ML 容量,号字茶 7 克,印字茶和七子饼 8 克。如果顾及喝茶人口味轻重,以 0 . 5 ~ 1 克递加(众口难调),直到多数人认同。紫砂壶容积量大小,取决于喝茶的人数,以 4、5 人为例, 紫砂壶容量在 180~200ML 左右,投茶量14~ 16 克为宜。
“独啜则幽,两人则胜,三四则趣,五六则泛,七八则施。”说明喝茶还讲究氛围和情趣。用水的品质和温度:泡茶与水的品质关系,正如金童配玉女,不可或缺。通俗说法:“水是茶之母”。早在 600多年前,明代两位文人阐述最到位:“ 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
对于水的品质要求,我个人只认 3 个标准:〈1〉酸碱度是弱碱,PH 在 7.2~7.8 之间;〈2〉溶解性总固体(矿物质含量)在 40~ 80 之间,中高位更佳。〈3〉我们通常把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用“硬度”这个指标來表示,水分硬水、中软水、软水三种。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泡老茶所用之水以中软水为最宜。目前市场上供应的矿泉水没有专用于泡茶的水,只有“农夫山泉”较理想,但农夫山泉的水源地较多,以浙江千岛湖所产为上。
泡茶水的温度:谈水温,大多数人泡茶都用不锈钢薄板随手泡,设备温度计显示 100℃,其实只有 93~95℃度左右,温度与压强、气压有关。最好用日本铁壶,因壁厚热容大,可以维持水温,老茶的溶出物丰富而且身体更受益。
附上水质简单检测的工具及泡茶的茶具与器皿:(见下图)。酸碱度比对液(日本产)水硬度测试(日本产)溶解性总固体测试仪(德国产) 茶刀电子称(100 克;日本)日本铁壶(何作如监制) 和西德电热炉
全套何氏普洱茶冲泡工具:
〈1〉西德电热炉〈2〉简电陶炉 (容山堂)〈3〉日本铁壶(何作如监制)〈 4 〉紫砂壶(王强工作室) A、二人份; B、四人份; C、八人份〈 5 〉公道杯(品一恒) A、350 ML(四个)小 B、550ML(四个)大〈 6 〉茶杯: 清末青花或民国粉彩 四个;八个;十二个〈7〉沙漏(30 秒)〈8〉电子称(100 克;日本)〈9〉茶则(竹、木、紫檀)〈10〉茶钳〈11〉茶刀〈12〉茶夹〈13〉方茶盘〈14〉大平茶盘
我首次用文字和图片公开自己的泡茶“ 行头”,与茶友分享,同时也希望抛砖引玉。常用的工具大家可以网购,我重点介绍对泡茶有影响的几样器皿:
(1)铁壶:21 世纪初,我在日本旅行,大陆消失不见的老祖宗泡茶铁壶,豁然出现在岩手县南部铁器坊处,尽管日本人因随生活习俗改变而型制有所不同,但制作工艺仍然有严格的标准和程序。制壶有 56 道工序,需时两个月,工繁活累且脏,年轻人都不愿意干,在日本同样是面临断代失传的手工艺品。一打听,他们毫不讳言是明代从中原传入日本的,我欣喜若狂,第一时间设计定制了一批,在茶界介绍推广,以此带动铁壶的使用和普及,形成时尚。
前几年中国人到日本旅游,几乎人手一壶,拯救了日本南部铁器业。用铁壶煮水增加温度,尤其适合粗枝大叶的普洱茶,可冲泡出更丰富的溶出物,提升口味和有效成份的释出,对健康大有裨益。我也因有第一个富有成效的推广,被岩手县政府授予观光大使乃至现在的国际大使,促进中日的民间交流。
日本铁壶在材质上有严格的国家标准,安全可靠(我不主张使用日本老铁壶,大多锈迹斑斑)。国内铁壶材质中的硫磷含量大都超标,长期使用对身体有害。日本南部铁器分手工和模造两种,手工造壶身较轻,但成本也高。型制上容量 1400~1600ML 为宜,出水粗壮有力,不拖沓(快)。先有实用性再考虑外观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