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昔归茶:海拔不高,甜度高
2023年04月18日

昔归茶:海拔不高,甜度高

说起云南普洱茶,大家总爱聊那些海拔一两千米的高山茶园,但临沧的昔归村偏不服气——这个蹲在澜沧江边、海拔才700米的小村子,硬是靠着自家茶叶闯出了“江边茶王”的名号。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宝藏茶。

01家门口就是大江的好地方昔归村就在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属于那种“看着离城里不远(40公里),但进山还得绕半天”的典型云南山村。它蹲在澜沧江北岸的忙麓山半山腰,三面都被江水围着,村里老渡口(归西渡)现在还听得见货船的汽笛声。最特别的是,这里的古茶园海拔只有700-1000米,比动辄1500米的其他名山茶区矮了半截,但偏偏就是这块“矮个子”地界,长出了让老茶客们惦记的好茶。

02低海拔为啥能出好茶?按老话讲“高山云雾出好茶”,昔归这海拔听着就吃亏,可人家愣是把缺点玩成了优势:白天热晚上凉:这里年均温21℃,白天太阳晒得茶树直冒油,晚上江风一吹立马降温,15℃的昼夜温差让茶叶白天攒糖分、晚上锁香气,跟新疆葡萄甜一个道理。江水当加湿器:澜沧江就像个天然大加湿器,大清早江面起雾给茶树敷面膜,中午太阳出来雾气散开,叶子又能痛快晒太阳。这种干湿交替,把茶叶练得又柔又韧。混着林子长大:茶树不是单打独斗,周围红椿树、野芒果树、香樟树都是它的邻居。落叶烂在地里成了天然肥料,不同树根在地下抢营养,反倒逼着茶树拼命吸收矿物质。

03喝一口就记住的特别味道昔归茶的包装纸一拆开,细长墨绿的茶叶带着点野草香。泡开后更是戏精附体:头三泡:茶汤金黄金黄的,飘着像新鲜兰花混蜂蜜的甜香。刚入口有点微微涩,但还没等你皱眉呢,马上变成满嘴回甘——就像咬了口青橄榄,先涩后甜。中间几泡:茶气突然发力,喉咙像流过一道温热的山泉,野蘑菇的香气混着甘蔗甜在嘴里打转。老茶客说的“茶气足”就是这个感觉,背上微微发汗,但又不呛人。泡到十道:这时候茶汤反而变甜了,像化开的冰糖水。看杯底泡开的茶叶,叶片完整得像刚摘下来,黄绿黄绿的特别精神。这茶刚喝觉得温柔,细品又有股暗劲儿,难怪有人叫它“临沧班章”。不过它没老班章那么霸道,更像是练太极的高手——柔中带刚。昔归茶产量少得可怜,全村古树春茶才1.5吨左右(差不多装满一辆小皮卡),除了老天爷赏饭吃,还多亏了祖传的“养树经”:春天采茶留两片:采茶时特意在每根枝条顶端留两片叶子,看着像给茶树梳了个朝天辫。可别小看这几片叶子,它们能帮茶树做光合作用攒能量。修枝像剪头发:把旁边的杂枝乱叶修干净,让营养都往主枝跑。这样养出来的茶树虽然看着枝条少,但个个都是肌肉型选手。

夏秋让茶树躺平:只采春秋两季,夏天就让茶树可劲儿长,冬天好好睡觉。跟现在流行的“轻断食”养生法一个道理。村里老人说,清末那会儿这茶就上过县志,还被送进皇宫当过贡品。现在虽然不搞进贡了,但很多懂行的人还是偷偷存着,毕竟放上几年的昔归茶,会转化出更醇厚的果木香。昔归茶的存在就像给茶圈上了一课:别老盯着海拔数字,江边茶园照样能打。白天晒亚热带的太阳,晚上听澜沧江的浪声,混在树林里和野果子抢营养——这种“野蛮生长”的环境,养出了茶叶的十八般武艺。下回有人跟你说“低海拔没好茶”,直接把昔归茶拍他面前,保准让他闭嘴惊艳。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5368897981

 1485704_175112629122_2.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