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名茶简介—信阳毛尖茶叶
2023年04月18日

名茶简介—信阳毛尖茶叶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
1.主要产地
信阳毛尖产于河南大别山区的信阳市(主要集中在山区),驰名产地是浉河区董家河镇“五云山”(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五座山)、浉河港镇“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寨”(何家寨)、谭家河乡“一门”(土门村)。
2.生长环境
信阳具有得天独厚的茶树生长条件。这里年平均气温为15.1℃,年平均降雨量为1134.7mm,而且多集中在茶季。4-11月的光照时数为1592.5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73%),太阳辐射量为89.25千卡/cm2,有效辐射量为43.74千卡/cm2。信阳山区的土壤,多为黄、黑砂壤土,深厚疏松,腐殖质含量较多,肥力较高,PH值在4-6.5之间。
历来茶农多选择在海拔300至800米的高山区种茶。这里山势起伏多变,森林密布,植被丰富,雨量充沛,云雾弥漫,空气湿润(相对湿度75%以上)。太阳迟来早去,光照不强,日夜温差较大。茶树芽叶生长缓慢,持嫩性强,肥厚多毫,有效物质积累较多。尤其是信阳处于北纬高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很有利于氨基酸、咖啡碱等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
3.历史发展&命名由来
历史上,信阳毛尖主产于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部分乡)一带。元代和明代,由于茶税过重,茶叶生产开始衰落。“毛尖”一词最早出现在清末,本邑人把产于信阳的茶叶称为“本山行尖”或“毛尖”,又根据采制季节、形态等不同特点,叫作针尖、贡针、白毫、跑山尖等。
清末,受戊戌变法影响,李家寨人甘以敬与彭清阁、蔡竹贤、陈玉轩、王选青等筹集资金,先后兴建了元贞(震雷山)、宏济(车云)、裕申、广益、森森(万寿)、龙潭、广生、博厚等八大茶社,开垦茶园余亩,种茶40多万穴,茶叶生产逐渐复苏。信阳毛尖独特风格的形成是在20世纪初期,由于“八大茶社”注重制作技术上的引进、消化与吸收,信阳毛尖加工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逐渐改进完善了毛尖的炒制工艺。
1913年产出了品质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为“信阳毛尖”。
1915年,浉河区董家河镇车云山生产制作的茶叶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此后,产于董家河“五云山”、浉河港“两潭一寨”、谭家河“一门”(土门)的茶叶定名为“信阳毛尖”。盛易祥。
民国时期,茶叶生产继清朝之后,又得到大力发展,名茶生产技术日渐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发展茶叶极为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扶助措施,信阳茶叶生产得到更大的发展,信阳毛尖茶生产技术得到推广,生产区域不断扩大。河南省将产于信阳县及罗山南部的信阳毛尖命名为“豫毛峰”,光山、潢川、商城、新县、固始产的茶称为“豫毛青”。
4.品质特征
信阳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独特个性。其外形细、圆、光、直、多白毫,色泽翠绿;汤色嫩绿、黄绿或明亮;香气鲜嫩高爽;滋味浓醇,回甘生津;叶底嫩绿明亮、细嫩匀齐。
5.采摘制作
采茶期分三季:谷雨前后采春茶,芒种前后采夏茶,立秋前后采秋茶。谷雨前后只采少量的“跑山尖”,“雨前毛尖”被视为珍品。
特级毛尖采摘一芽一叶初展的比例占85%以上;一级毛尖以一芽一叶为主,正常芽叶占80%以上;二三级毛尖以一芽二叶为主,正常芽叶占70%左右;四五级毛尖以一芽三叶及对夹叶为主,正常芽叶占35%以上;要求不采蒂梗,不采鲜叶。80年代后期,新开展的特优珍品茶,采摘更是讲究,只采芽苞。
信阳毛尖对盛装鲜叶的容器也很注意,用透气的光滑竹篮,不挤不压,并要求及时送回荫凉的室内摊放2-4小时,趁鲜分批、分级炒制,当天鲜叶当天炒完。
信阳毛尖的传统炒制工艺独特,分“生锅”、“熟锅”、“烘焙”三个主要工序,经历百年传承至今。
6.冲泡指南
冲泡信阳毛尖建议使用玻璃杯;水温需控制在80-85℃;泡茶时讲究“高冲水,低斟茶”,即向杯中注水时把随手泡拉高,这样倒出的水流有气势,可以将信阳毛尖的茶芽快速击荡开来,使茶叶中的有机物质尽早地释放出来。具体步骤如下:
(1)烫杯:取出茶具,用壶里的热水采用回旋斟水法浸润茶杯,提高茶杯的温度。
(2)投茶:取3-5g茶叶,用茶匙将茶叶轻拨入玻璃杯内。
(3)洗茶:倒入80-85℃的开水至杯身1/3处,然后轻摇杯身,让水和茶充分接触,约10多秒后把水倒掉。
(4)注水:采用高冲低斟法将水注到杯身七分满。
(5)静置:待茶叶吸水下沉慢慢展开(浸泡时间3-5分钟),这个时候可以拿起杯来观赏和品论茶形。
(6)品茶:冲泡结束就可以慢慢品饮了,一般可冲泡2-3次。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5368897981
 12948210_120816450178_2.jpg 
 
 154112253518374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