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怎么判断一款熟茶好不好?
2023年04月18日

怎么判断一款熟茶好不好?

 说说熟茶的好。熟茶虽有诸多好处,但不同的熟茶,好处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买药一样,有些药,便宜,但一次要吃好多粒;有些药,虽然贵,但是一次只要吃一点点,而且效果很好。在选择时,便宜只是一种假象。算总成效,不一定便宜的就好。虽然茶不是药品,但就能给人带来好处的内涵物质的含量比例,跟药品一样,不同的熟茶,也是不一样的。好的熟茶,就是高价值的含量同比一般的,更高。这种高价值的含量,不只是能给人带来更好的品鉴体验,也能给身体带来更多益处。这些成分,凭经验我们虽然不能精确定义,但有自己的口感属性,可以被感知,被反馈。我觉得,这是我们对一款熟茶定价、定值的基础。
我用AI搜索了一下普洱熟茶的内涵物质,包括下面的几种:色素类,熟茶里的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主要由多酚类物质转化而来。凭我们的经验,总体是茶红素和茶褐素更多,茶黄素偏少。这个藏在茶汤里,最直观的就是看颜色。当然也都是好东西。生物碱包括咖啡碱、茶碱和可可碱。这个能让中枢神经兴奋,提神醒脑,呈现苦味。这个其实对人体没什么好处,因为我们不需要熟茶来提神。

还好,它也能被感知,就是苦味。可以说,发酵过后的熟茶,很少了。如果太多苦味,说明转化得不好,说明原料不咋样。氨基酸包括谷氨酸、茶氨酸、天冬氨酸,等,其中茶氨酸是茶叶特有的,滋味鲜爽,熟茶里可以让茶汤口感更醇厚、柔和,有镇静安神的作用。这个也是好东西,总体干茶含量1%-2%,不同品质的茶叶,含量当然也是不一样的。我们虽然不会对每一款茶,都去检测,但是它的存在, 从口感呈现来说,也是能被感知的。可以凭经验,做一下基本判断,这款茶的茶质到底怎么样。糖类这个最好理解,茶汤直观感受就是甜。糖类包含多糖和可溶性糖。多糖是构成茶叶细胞壁的组成部分,包括果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直观感受就是肉肉的,主要是果胶,在嫩的茶叶里多,不那么肉的,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在成叶和老叶里多。多糖不溶于水,但在发酵过程中,部分多糖可转化分解为可溶性糖。可溶性糖包含蔗糖、果糖、葡萄糖等,是茶汤甜味的主要来源,能增加茶汤粘稠感和口感丰富度,干茶含量占4%-7%。翻译一下:蔗糖香,就是前几年大家流行说的,那种爆米花的味道,就是大颗爆米花染上糖的那种焦糖香。果糖其实也很好理解,这些甜味物质和芳香物质结合在一起,加上粘稠感,可以给我们带来喝熟茶的美妙感受。

葡萄糖因为没有具体喝过,稍微难理解一点。以后体验了再来分享。芳香物质就是各种醇类、醛类、酮类、酯类、酚类等。在熟茶发酵过程中,会形成各种独特的香气成分。熟茶呈现不同的香味,都跟这些物质的含量有关。这几类物质每种除了最后一个,前面几个都含有碳元素,呈现不同的香味,比如醛类呈现花果香,酯类呈现薄荷香。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在茶汤里找到相应的影子。

茶香主要跟不同物质含量的多寡有关,有些物质可上下融合,分子结构改变,就往上或者往下衍生成另外一种物质,所以香型也会发生轻微的改变。其它的诸如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喝茶时虽然不能直观的感受到每种成分的比例,但适量时,对身体都是有好处的。这些矿物质和芳香类物质,量少时都是对人体有好处的,但过量就会引起中毒,这也就是大自然的精妙之处,总是生得恰到好处,也是人类驯化植物几千年所取得的一种平衡。总结下来,熟茶的品质,是可以通过这一个个点去评估的。我们判断一款熟茶的品质,即使没有仪器,也可以凭经验在这些方面去打分,因为这些成分,总是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茶汤里,可以被捕捉。相反,那些不好的感受,就是脱离了熟茶的宗旨,跟茶无关。
以上是关于熟茶品质构建的基础。一款熟茶有没有特色,就是让人愉悦的,能给身体带来正向反馈的物质比例的多寡。这个过程,有点像数学的排列组合,两个成分含量的变化,就生出一种新的组合来。但总体价值,都是这些有益成分越多,品质越好。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5368897981
 1068141_225716490001_2.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