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六堡茶的“仓味”大起底:它是不好的味道吗?
2023年04月18日

六堡茶的“仓味”大起底:它是不好的味道吗?

 广西六堡茶,茶性温和,甘醇顺滑、闷泡皆宜,既能消解湿热季节的黏腻体感,亦能驱散寒冷冬日的凛冽寒意。
六堡茶风味,喜欢的人很喜欢,但对于很多刚接触六堡茶的茶友,大多会因为六堡茶类似老房子的“仓味”而一时难以接受,甚至会觉得仓味是茶叶品质不好的体现。
“仓味”,是否意味着不好?
“仓味”,它有几重概念。
1、仓库仓味:存储环境的不同,如潮湿或干燥、砖石木板仓等不同材质,会影响茶叶的仓储状态,产生不同的仓储气息。
2、工艺仓味:比如六堡茶经过发酵后需要在茶窖或木板仓中陈化至少半年以上,陈化过程会产生独特的窖藏气息。
3、地域仓味:六堡茶在不同地区的存储过程中,会吸收当地的环境气息,如广东仓、北方仓等。
4、湿仓仓味:长期高温高湿等不当的存储条件,导致茶叶快速转化、变质发霉。
而六堡茶的仓味,其实属于工艺仓味,它的全称应该叫「窖藏陈味」,因为历经陈化,往往伴随着陈香和陈韵。
六堡茶“以陈为好、越陈越佳”。其中,晾置陈化(窖藏)是六堡茶风味形成的关键工序。无窖藏,不六堡。没有窖藏,六堡茶就失去了它独特的风味、深厚的底蕴和市场的辨识度。
中粮健康研究院和中茶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究表明,在窖藏的前后,超过3000种六堡茶的物质成分含量发生了变化,有超过500种在渥堆发酵中被微生物利用的活性成分,例如冠突散囊菌、酚酸、黄酮苷等有益物质,在窖藏过程中含量也再度得到了提升。
为什么会形成窖藏仓味?
因为六堡茶需要多年陈化,往往通过一茶多仓、一茶多藏等的组合来完成风味塑造,仓储方式分为干仓藏、窖藏、洞藏、木板仓藏、陶藏、冰藏、湿藏等不同方式陈化,这些空间相对而言不是特别通风,经过长期存储,茶叶不断地吸收和释放各种气味,就形成了一定的窖藏仓味,这也成为传统六堡茶的风味特点。
“窖藏陈味”≠“湿仓仓味”
两者有本质区别。
窖藏的实质是运用可控制、可标准化的方法,对六堡茶科学管理——对仓储环境、存储方式、存储地的气候条件都有要求,以相关专业实验分析与发酵模型为基础,加上符合生物转化与发酵的硬件设施与软件条件的配套与支撑,从而营造一个利于六堡茶陈化的优势微生物菌群繁殖的环境。比如对温湿度进行调控,考量茶窖的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区域布局、流程管理等。
所以窖藏陈味其实形成于广西独特的气候和微生物菌群小生态、以及科学可控的仓储方式,不同茶窖的温湿度虽然都有区别,但它们都是处于一个合理、人为可控的范围,对茶叶的品质起到加分作用,是良好的转化。
而湿仓味则是失控的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而受潮变质、霉变,是坏的转化。若窖藏后的产品有发霉、卡喉、干涩等现象都是不合格的窖藏,是窖藏环境或管理不当造成,或出窖周期不足导致。
如何减轻窖藏仓味?
既然窖藏陈化至关重要,那么我们在品饮时可以如何减轻窖藏仓味?
为了减轻窖藏味,可以通过醒茶的方式来改善。醒茶分为“干醒”和“湿醒”两步。
1-干醒
品饮前将六堡茶放在陶罐或紫砂罐里,放在通风、干燥、避光、清洁的房间中陈放1-2个月,来去除部分仓储味道、恢复茶叶活性、适应当地气候。
2-湿醒
首先,将干茶投入主泡器中,架在烧水壶上,利用水蒸气提高壶身温度、可以更好地散逸异杂气味。同时,冲泡前先用沸水将主泡器热透,倒掉水后再投茶、盖好,利用主泡器的热气初步唤醒茶香茶味,正式冲泡前再将茶叶用沸水重洗两道,每泡洗30s左右,这样喝的时候基本没有窖仓味。
3-闷泡
洗茶两道后再闷泡,持续高温环境物质释放更充分,茶香更浓郁,可钝化仓味气息,提高适口性。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5368897981
 2-140524164359412.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