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卖茶招商盛会,变成同行见面会!茶博会,还值得去吗?
2023年04月18日

卖茶招商盛会,变成同行见面会!茶博会,还值得去吗?

 前两天,跟一位茶商朋友在一起聊天,
朋友问:今年茶叶不好做,想去茶博会露个脸,看能不能碰到一两个客户,这样会不会有效果?
平时不喜欢去茶博会凑热闹。但是,根据红酒的经验来看,茶博会,招商和卖茶效果越来越弱,正在变成同行见面会。
-01-以红酒巡展为鉴
茶博会,跟进口葡萄酒的巡展、春糖,秋糖有类似的功能。
都是一大群从业者聚在一起,给自己的品牌露个脸、招商、吸引爱好者。最终,都是为了促成交易。
市场上升期,巡展的高光
2014年,进口红酒正在飞速发展的上升期,
葡萄酒的城市巡展刚出现不久,它把国外酒庄、进口商、经销商、商超连在一起。
而且,费用低,效率高,可以说是招商和品牌宣传的完美载体,跟初期的茶博会一样。
巡展上,年轻漂亮的小姐姐,手捧高端的进口红酒,再请国外酒庄庄主过来吹上一波外语,吸引来了很多客户。
那几年,巡展所到之处,人山人海。跟巅峰时期的茶博会一模一样。
除了巡展,每年3月,成都春季糖酒会,更是把这种盛况推到顶峰,
酒商提前两天到成都凯宾斯基布展,白天的展会被客户和玩家围得水泄不通,晚上走在成都街头,高端红酒配上麻辣火锅,一边撸串一边喝,
一个春糖做下来,回到广州,发货发到手软。
这种盛况,在2018年达到顶峰。(茶行业,山上卖原料,也在2018年达到一个小高峰,主要是2015年刺激D产后,大量的资金通过大基建外溢到各行各业,各行业的生意,都好做)。
订货会变同行见面会
因为效果好,巡展遍地开花,在野蛮生长之后:
费用高,模式千篇一律,同质化,形式化,效果差,尽显疲态。
以前,参加春糖或巡展的人,都是经销商,团购,或终端消费者,都是来买酒的。
但现在的巡展,只要是个人,不管大爷大妈,都可以去免费喝酒。或者就是一些协会的会长,带着一群人,骗吃骗喝。
据广州一些做红酒进口的朋友说:一年参加十几个巡展,只有一个小订单。展会上来了几个人,都是蹭酒的。
然而,无论茶行业的茶博会,还是红酒的糖酒会。参展都是有开支的,展位费,布展,差旅费,花了人力、物力、财力,却没有客户去,唯一的作用就是,露个脸,宣传品牌。
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大多数做酒的老板,渐渐的都不去了。
没有人去,巡展的主办方也很头疼。那就,人数不够,群演来凑。
终究,当年的盛会,变成了如今的同行见面会。
-02-茶博会,值得去吗?
茶博会,与葡萄酒的巡展一样,
都会经历:兴起——市场发展,效果好,迅速扩张——同质化,费用高,效果差——同行见面会的过程。
不同的是,茶为国饮,依托庞大的人口基数,会有不同的茶叶新品牌冒出来,参加茶博会的品牌会更多。
目前,茶博会正面临同质化,效果差的困境。
但不可否认的是,茶博会,仍然是行业无可替代的品宣和招商渠道。
参加茶博会的群体,主要是品牌商,小茶商以及茶农,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需求。
至于茶博会还值不值得参加,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立场
小茶商和茶农,为了卖茶
这两年,茶叶不好卖,有的茶商和茶农,把希望寄托在茶博会上:要是在茶博会上,找到个大客户就好了。
巧的是,所有参加茶博会的人,都是这么想的。
这才有了,茶叶虽然不好卖,但参加茶博会的茶商和茶农依然多。
茶叶市场,一直在缓慢增长。
茶博会,仍然有茶客去,参加茶博会,还是能零零散散地卖掉一些茶。
只是,茶博会上卖掉的茶,几乎不抵展位费、人员差旅费等开支。
整体来说,以参展商的身份参加茶博会,十有八九是亏的,是负现金流。
但是,在茶博会上买茶的人,如果能转化为长期客户,虽然短期亏,但长远来看,是值得的(招到经销商的可能性非常小)。
就当前市场来说,如果前几年参加茶博会,都没有客户转化。这几年,可以认真考虑一下,要不要继续去。
几个月前,有茶农去北方参加茶博会,茶叶没卖掉,还要半路打电话找茶商借点油钱,可谓前车之鉴。
茶农或茶商,以卖茶为目的,作为参展商参加茶博会,是亏本的。但是,可以把自己当作茶客,去茶博会蹭茶,了解同行的茶,知己知彼,对比一下价格和品质,才能更好地卖茶(这类人,越来越多)。
品牌,作用是宣传
对于想做好品牌的茶企来说:去人多的地方露个脸,宣传一下自己的品牌,是参加茶博会最大的作用。
比如,做普洱茶的茶企,要想打开北方市场,打破地域限制,到北方的茶博会仍然是目前最有用的渠道。
参加一场茶博会,展位费、差旅费,其他费算下来,虽然是亏本的,但就推广品牌而言,茶博会,仍然是别无选择的选择。
只要品牌商现金流充足,去茶博会转转,露个脸,让老客户线下见面,线上也跟着热闹一番,发个圈,或许还能促进成交。
如果茶企的账户上没有多少现金流,不要把为数不多的现金流,寄托在茶博会卖茶上。
茶叶难卖,既然不能开源,就只能节流。切莫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对于茶客而言,无非凑个热闹
一场茶博会上,有很多茶类。喝普洱茶的茶客,可以去试试绿茶、黑茶等其他茶叶,对比一下不同茶类的风格。
也可以试试不同茶商家的茶,对比一下品质。遇到喜欢的茶,买一点。
遇不到,蹭个茶,看人间百态,也无妨。
对于主办方来说,茶博会越来越单调,再这样发展下去,就真的成同行见面会了,
与别的行业结合,为茶博会注入新的活力,吸引更多茶客,
这是主办方面临的最大挑战。
来源: 普洱话江湖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5368897981
 20070419075058164.jpg 
 
 154112253518374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