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逻辑上说,普洱熟茶经过渥堆发酵,茶多酚、氨基酸等物质本应转化为醇厚的茶汤,应该比生茶更适口,但某些环节的偏差会让这份温润变成燥热。
首先得从制作工艺找原因。有些制茶师为追求新茶香气,采用类似绿茶的高温杀青工艺。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虽然能让新茶香甜诱人,却像透支信用卡般消耗了茶叶的转化潜力——高温导致的内质损伤,会在后期存储中逐渐显露为燥感。一款好的熟茶,从选料到上市,至少要经过2-3年的陈化,只有待火气散尽、堆味褪去,才能呈现其醇厚温润的本质。但现在市场上有部分商家急于变现,高温烘干的茶叶中燥感还没有退尽,就直接上市。存茶方式也是重要变量。茶友收到茶后,我常会叮嘱他们好好存放,注意避光防潮。这一点小郝在之前多篇文章都提到(家庭存茶那点事儿、存茶最怕的5大忌讳,家里有茶的一定要看看!),也许有点矫枉过正,让有些茶友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茶叶到手后,棉纸裹紧,锡纸密封,最后套牛皮纸袋,里三层外三层根本不给茶叶接触空气的机会。你们要知道啊,茶叶后期转化需要与空气接触反应,过度密封反而会抑制酶活性,导致茶汤燥口。另外,还有些储存时受潮、霉变或过度湿仓的普洱茶,商家为去除霉味,会将这种不合格的茶重度焙火,这种茶的火味就会比较明显,燥意难去掉,饮后喉咙也会非常不舒服。不过要是遇到存储原因出现的燥感,通过醒茶的方式能很好地解决。将茶撬开后放置于通风干燥的环境下,醒茶一周以上再品饮,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燥感产生的品饮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要尽量避免买到有燥感的熟茶。选离湿仓茶、假老茶。春茶预定还在继续,今年主做的还是勐海和易武的茶,冰岛和猫耳朵也会做,迷帝古树少量有货,因为要保证品质,价格只能做到略低于市场,但是说古树就是古树,小树就是小树。有感兴趣的山头,可以后台私信我,要的人多我就去找合适的做,如果找不到让我满意的茶,那就只能给您退了,公号都是老客户,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5368897981
2023年0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