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一片树叶,承载着千年的文化,也寄托着我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想要泡出一杯好茶,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平时自己泡茶,如果有一套简易的泡茶方法就不会让好茶的味道“可惜”了。遇到亲友聚会、商务谈判需要泡茶的时候,想要喝到茶真正的好滋味,还要靠泡茶人的好技术。我们不是专业茶艺师,没有太过专业的知识和严格的手法,但可以常做一些有效的泡茶训练,解锁泡茶技能,让自己快速进阶泡茶能手。
泡茶先识茶
肉眼看外形和颜色,大致区分茶的种类,更需要用感官去判断条索紧结程度、外形大小、揉捻程度、萎凋轻重等多个方面,再根据自己对茶的认识,选择恰当的冲泡方法的选择。
绿茶:大多为黄绿带翠;
白茶:身披白毫,表面多显白色;
黄茶:条索嫩黄、肥壮挺直;
乌龙茶:绿叶镶红边,条索肥厚卷曲;
红茶:乌金色、茶芽少,带有甜香;
黑茶:乌润色泽,独特陈香。
选对茶具,事半功倍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泡茶用水,以山泉水为佳,纯净水次之,自来水则需静置一段时间再使用。泡茶用水的基本原则:要用软水。茶器要结合冲泡的茶类选择,盖碗和茶壶适用的茶类范围很广,平时多练习使用,泡一般茶类即可得心应手。绿茶推荐使用玻璃杯,方便观赏茶叶舒展的姿态;乌龙茶、普洱茶则适合用紫砂壶,更能激发茶香;而红茶、白茶则可以使用盖碗,方便控制出汤时间。
温杯烫盏 不可忽视
温杯烫盏,不仅能清洁茶具,还能提升茶具温度,有利于茶叶香气的散发。用沸水将茶具内外冲淋一遍,倒掉水后,即可开始泡茶。
投茶适量,浓淡相宜
投茶量需要根据茶具大小、茶叶种类和个人的口味等进行调整。一般情况,绿茶、黄茶3-5克,红茶、白茶5-7克,乌龙茶、普洱茶7-10克。
不同水温不同味
在同一浓度的茶汤中,高温冲泡出的茶汤较强劲,低温冲泡出来的茶汤较温和。嫩度较高的茶叶宜低温冲泡,避免烫坏茶叶;粗老的茶叶可以用高温冲泡,以激发出茶的香气和滋味。品茶时可先嗅其香气,待茶汤温度略有下降,即可品饮。不同茶类建议冲泡的水温: 绿茶、黄茶:80-85℃ 红茶:90-100℃ 白茶:85-90℃ 乌龙茶、普洱茶则可以使用沸水冲泡。
浸泡时长
针对功夫泡茶法,浸泡时长的掌握需要综合考虑茶的品类、形态以及冲泡次数等因素。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冲泡所需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比如红茶,首泡的浸泡时间约为3-5秒,然后快速出汤。坐杯的时间可根据泡数而定,后面的每一泡可根据前一泡的坐杯时间适当地延长3-5秒。另外茶叶如果较碎,则内含物质浸出速度快,需要适当减少时间,防止滋味苦涩。茶饼压制较紧时,醒茶不容易将茶叶完全泡开,则需要适当延长冲泡时间。盛易祥。
静心品茗,感受茶韵
泡好茶后,不要急于饮用,先观其色,闻其香,再细细品味。茶汤入口,感受其滋味在口腔中变化,体会茶香在鼻腔中回荡,方能真正领略茶的魅力。我们日常泡茶时,可以随着当时的情境和心情选择喝茶的口味。不一定要追逐昂贵的茶品,也不一定苛求冲泡技术,只要能够享受当下喝茶的心情,享受有茶生活的美好,是一杯好茶。毕竟适口为珍才是喝茶的快乐。
泡茶,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泡茶的过程,就是一场与自己的对话,每一泡茶都有不同的味道,正如人生中的每一个阶段,各有各的精彩与况味。每次泡茶,心里一边想着这七个“小关键”不断学习和实践。多尝试不同的茶叶、茶具和冲泡方法,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才能不断提升泡茶技艺,泡出更美味的茶汤。泡的茶多了,手法自然熟练了;喝的茶多了,对茶的认识也更丰富了。相信你也能成为泡茶能手,与亲朋好友分享茶文化的魅力!“点赞、在看、转发是更好的支持”!!!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5368897981
2023年0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