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茶陆续采摘,
就目前来看,今年勐库地区茶叶的品质,比去年好一些。
但市场还不明朗,茶商几乎躺平式卖茶,现在最慌的,是茶农。
-01-茶农,非常慌
有过合作的非名山茶农,带上刚做出的茶叶,来找老杨。
今年天气较好,茶叶跟去年同级别的茶叶相比,品质更好一些。
春茶卖茶机遇,一闪而过
茶农喝了几杯茶,就开始回忆起去年的春茶。
他说:今年的行情,会不会还像去年一样。去年,茶农实在是太难了,
有的茶农一个春茶季卖掉几十公斤古树,连做茶的成本都不够。给采茶工的采茶费,炒茶的加工费,都是借的。
老杨点点头,表示赞同:去年,茶山的原料的确是积压在茶农手里了。开春的时候,茶叶品质还不错,我们的确是想收茶的,
但是,春茶季刚开始,价格有点贵,原料谈不下来,感觉太贵就没收。等做完冰岛坝歪,其它山头的价格倒是下来了。但是,春茶季已过,茶叶已经不好卖,就没收茶了。
我们一年大约要做3到5吨茶叶,但去年,就做了1吨多一点。像我们这类早年批发原料的茶商都不收茶了,茶叶自然积压在茶农手里了。
2025年,市场能有多好?
茶农问:今年,打算收哪些山头的茶叶。
老杨淡定地说:原料太贵,我们这种小茶商,几乎是躺平式卖茶了,
除了每年都做的冰岛坝歪、梅子箐、娜罕,其它山头,客户需要多少就做多少。
茶农大哥满脸担忧地问:今年的茶叶,会不会更好卖一些。
老杨也不知道,只能说:春茶季火热与否,是整个茶叶市场对春茶的需求汇聚到茶山。市场层层传导,茶客有需求,茶商才会做茶。
好茶谁都想喝,可茶客是否要买茶,还得看各行各业的茶友们,手里有没有钱。这背后,又是消费分层的问题:
像冰岛老寨大古树以及易武小产区的古树,数量少品质高,茶价阶梯有度。这类茶叶,是玩家市场,其消费群体,很少消费降级,也就是说:名山古树单株和易武小产区古树,茶叶需求旺盛,价格不大可能会降。
但是,消费普通山头的客户,这两年,或多或少都存在消费降级。
最近,很多茶客来问今年的价格,茶客们现在的想法是:茶价降了,就买点尝尝,如果还在维持高价,先喝手里的。
茶客都消费降级了,普通山头的茶叶,如果还要维持高价,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再次积压在茶农手里。
宏观经济如此,今年的茶叶市场,要说有多少做,是不可能的。
最后,跟茶农大哥也没聊到一块儿去。
毕竟,老杨的意思是:原料价格降一些,茶商卖茶也降价,让身边的茶客都喝得起,茶叶自然能卖掉。
然而,就算经历了去年的茶叶大积压,一谈到鲜叶降价,茶农还需要点心理准备。
-02-茶农和茶商,需要新的关系
茶农和茶商的关系,本质是利益分配关系。
2009到2018年,10年间,茶价由低到高,但市场有增量,茶农和茶商称兄道弟。
2018年后,原料价格上涨太快,市场增量没有了,加上利益分配不均,各种矛盾就爆发出来了。
近几年的茶山深处,表面和气,实际非常精彩:
茶农想用原料拿捏茶商
春茶很重要,一旦错过,一年怎么努力都无法弥补。
茶农也知道,茶商就算有再牛的拼配工艺,要做出好茶,绕不开好原料。
于是,每年春茶季开始,茶商上山前,一个寨子的茶农,坐下来商量:今年的茶叶定什么价,不能低于什么价卖。
总之,在掌握原材料的茶农看来:茶农有茶树还会制茶,是市场的主体。茶商就是个中间商,茶叶利益分配中,给茶商点辛苦费,已经是茶农赏饭给茶商吃了。
于是,原料价格,每年都涨,直到最后,做货真价实的山头茶的茶商,已经被压榨到了活不下去的边缘。
然而,茶商也不是吃素的,在茶商看来:你茶农的茶叶是农产品,只有靠茶商包装运营,才是真正的茶品。
茶商的反击开始了。
茶农想要高价,捧杀做空
茶商想:你茶农不是想要高价吗?那就把茶价抬得更高。
比如,春茶季开始这几天,叫几个“茶商”去寨子逛逛,新茶一喝,品质不错。原本2500块一公斤,茶商大肆宣扬,这品质出3000一公斤,而且,还买了5公斤。
隔壁茶农一听,他家茶叶卖3000一公斤,我家的也值3000一公斤,涨价。
几天后,又有人进寨抬价格,把原本2500的古树,抬到5000一公斤。
然而,等到古树茶大量上市的时候,往年收茶的茶商,集体消失,不收茶。
偶尔有几个散户想收茶,也被高价劝退。
等到春茶季一过,茶商再杀个回马枪,砍价,愿意卖就卖,不愿意卖就拉倒。反正,茶农背着一屁股贷款,比茶商更急。
据坊间传闻:某个有点名气的山头,茶农一直想涨价,反而被茶商用这种方式做空了。
这几年,茶农和茶商,表面上仍是合作关系,见了面打个招呼。
但牵扯到做茶利益,茶商能卖多少,就收多少茶叶。至于茶叶库存压力,全部丢给茶农。
这种大背景下,才有了山头茶原料大积压。这一切,是市场消费降级时,茶农和茶商利益分配谈不拢的结果。
写在最后:
普洱茶市场,已经积累了五六千万的消费群体,
这类茶客,喝惯了滋味厚重的普洱茶,很难再接受别的茶叶。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货真价实的古树,哪怕山头名气不高,只要价格便宜,也是能卖掉的。
可这两年,为何普通山头的古树茶也出现大积压了,这背后是:没有卖不出去的古树春茶,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
在很多茶农眼里:自己家的茶叶,没比冰岛老寨差到哪里去。都希望茶叶能卖个好价钱,这些年,原料价格一直涨。
在跟茶商打交道的时候,表面上是请老板收点我们家的茶叶,实际上想一个人吃掉所有利润。
可是,终端茶客能接受的价格是固定的,中间的茶商就只能不断压缩自己的利润空间。
可原料价格一直涨,茶农要吃尽古树茶的所有利润。最后,茶商一看,自己无利可图。那么,不陪茶农玩了。
云南茶山众多,有名的山头屈指可数,普通山头,一旦没有茶商的宣传,又有什么渠道到茶客手里呢?
这时候才发现:普通山头,茶叶要好卖,还是得有茶商兜底。
可是,既要茶商收茶,又要卖高价。既要、又要,在茶叶市场是不存在的。
茶叶,是像去年一样,积压在茶农手里,还是原料价格降、茶商也降,让茶叶卖掉。
春茶季刚开始,主动权在茶农手里。等春茶季一过,纵然降价,茶商也不会要了。
来源:普洱话江湖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2023年0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