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标题中“甜茶”二字标注特殊符号,主要是给新茶客作个提醒,甜茶并非没有苦味,只是相对老曼峨苦茶来说算甜的。尤其是店里同时上架了苦茶和甜茶,这个提醒对新茶客而言就更为必要。老茶客自不必说,够了解,也就不必再作特别说明。这款甜茶鲜叶采摘自小玉家位于总佛寺背后的一片高龄古茶园,去年就实地探访过,离老曼峨“茶王”“茶后”不到100米,从范围来说完全可称为“茶王地”。不过我觉得没必要借“茶王地”三个字作为营销噱头或抬高价格。去过老曼峨的人知道,“茶王”“茶后”区域与其他区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反而由于人为制造的头衔,去打卡拍照的人众多,导致人为干扰远远高于其他区域。原料的选取过程倒很值得说一说。在《共苦同甘老曼峨》和《老曼峨来了个美国茶客》两篇文字中我都提到,高龄古茶园往往不会同时发芽采摘,头采常常分为几波,间隔三四天。对泡三月底和四月二号做的两波甜茶时,发现二者各有优点,即三月底的汤感更细,涩感更轻,四月二号的涩感更显一些,但气感更足,外观条索也更修长。
当时猜测原因可能与采制的短时气候和鲜叶成熟度有关,并且心中已有将两波甜茶按一定比例组合的想法,希望兼顾二者的优点。第二日便与小玉在茶室中按不同比例组合试喝了多次,才最终确定想要的比例。因为两波茶的价格一样,所以任意组合都不影响最终价格,这也给了我足够自由的搭配空间。我在选品时会特别关注一款茶的留存度,以往介绍产品的文字中也多次提到,其他说法还有“茶韵”“韵感”等。表述不同,本质上没太多区别。
最近又被茶友几次问及,恰好这款老曼峨甜茶留存度很高,顺便就介绍一下感受留存度(茶韵/韵感)的小技巧:喝茶中途暂停冲泡,紧闭嘴唇,专靠双鼻自然呼吸。留存度高的茶,汤中生发的香气会随呼吸充盈口腔,并直冲双鼻;同时齿颊间汩汩生津,让人忍不住一直吞咽,这种回韵会保持数小时而不断,令饮者愉悦舒适。
相反,品质低劣的茶,绝没有这般留存度,因为底蕴先天不足,工艺再怎么高明也难以无中生有。茶品信息品名:老曼峨甜茶 古树纯料茶类:普洱生茶年份:2025年 头春产地:云南·勐海原料:老曼峨三月底、四月二号古树甜茶头春鲜叶保存:干燥、阴凉、密封、避光、无异味环境干茶墨绿兼白,壮硕显毫,有柏木清香味。茶汤润茶,花蜜香馥郁,挂杯香、杯底香持久留存,冷杯西瓜清甜香融合清幽柏香。汤色淡黄绿,汤香悦人,入口浓、厚、团,先感受到苦味,迅速化开,涩感稍轻,化开速度亦快。生津迅猛,回甘强烈,呼吸间有凉韵,回韵时香气充盈口腔,齿颊收敛,汩汩泛甜。
至三、四泡,茶质浸出充分,汤色渐深,黄亮如珀;苦涩均有所加重,仍能快速化开,带来更强烈的津甘回味。体感来得快而明显,额头、背心先有暖热感觉,继而冒出涔涔细汗(当然,体感表现也与即时天气和个人体质有关)。韵感入喉,即使中途间隔较长时段,高留存度带来的生津回甘也一直在口中激荡,回韵尤其迷人。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5368897981
2023年0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