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最上方为不明显的四股火焰,呈簇状,最右侧为最大一股,各股无明显小股火焰。火焰整体位于上方,但未包裹住中间的图案。火焰之下为四个寿桃形状的图案,也似抽象的元宝图案,与另外两地图案不同,其构图为:在最下方有三个上下相叠的中间下凹的短曲线,由上至下越来越长,图案最上方有一个圆点,似寿桃图案的点睛之笔。再下为托盘,也似盛放水果物品的供盘,亦似藏区的某种香炉,其边沿有围绕着的图案,基座很矮,基座与盘体交接处亦有围绕的图案。无轮状物。
包装纸整体的标识为圆形。内部最上方为“云南紧茶”四个楷体字。圆形轮廓和这四个字为大红色。其下为黑色的“宝焰牌”三字,再下为“宝焰牌”三字的乌金体黑色藏文。再下即为“火焰图”,位于图的右上方,藏语分句符下,是黑色注册商标标志“®”。图的最下方是红色楷书字体“云南省下关茶厂出品”。从字的大小来说,汉字中“云南紧茶”最大,“云南省下关茶厂出品”次之,“宝焰牌”最小。所有字均为从左至右排列。
二、茶叶标识中“火焰图”的时间范畴
(一)关于阿里“宝兴茶荥经精制厂”标识和“康定茶号”标识及火焰图的时间。民国二十八年(1939),康藏茶业公司成立,并在荥经设立了茶叶制造厂,该厂于1951年解体。另外,西康建省期间,也有一些官僚资本在荥经开设茶叶制造厂,譬如曾锦光曾于1943—1949年间开设“中茶公司藏销茶叶精制厂”。因此,“宝兴茶荥经精制厂”标识及其图案出现于西康省期间的可能性较大。
清雍正十一年(1733)在康定设打箭炉厅,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打箭炉厅为康定府。1913年改为康定县。1939年国民党西康省政府成立,省会设于康定。[3](P644)新中国建立前,茶商云集于康定,以陕帮、川帮、滇帮为多。1930年的统计显示,当时在康定的茶号有37家。西康时期,康定亦是向西藏和其他藏区输入茶叶的枢纽。抗日战争时期,战乱不断,民族商业资本衰落,康定市场逐渐萧条。[4](P363)以此分析,“康定茶号”标识出自20世纪上半期的可能性极高,不排除该标识及图案出现于西康建省时期。
(二)雅安“康藏公司”标识的时间。西康省建省于1939年,1955年间撤并。西康建省委员会与11家茶商联股,以增加茶量、改良出品、推广其销路等为名,于1939年成了“康藏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康藏公司”。[5](P343-344)新中国成立后,西康省人民政府没收了康藏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中官僚资本部分,并投资组建了西康省茶叶公司。[6](P287)以此推断,此“康藏公司”标识及图案存在的主要时间段应为1939—1949年间,亦属于西康建省期间。
(三)大理“宝焰牌”标识存在时间。民国二十八年(1939),蒙藏委员会②与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了组建“康藏茶厂”的合作意向,建厂地址选在云南下关。民国三十年(1941)春,“康藏茶厂”正式建立,第二年其加工的紧茶以“宝焰牌”注册商标形式销往西藏、四川以及云南的民族地区。[7](P7)1949年,云南省茶叶公司要求所有紧茶必须使用“宝焰牌”,并埋入一张“宝焰牌”内飞。当时内飞图案略有不同。[8](P80)1950年7月20日,下关新康藏茶厂改名为“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分公司下关茶厂”,归属国家贸易部。[7](P9)1952年7月19日,云南省茶叶公司通知:中国茶叶公司所属系统内统一使用“中茶牌”商标。[7](P10)所以下关茶厂商标更换。1986年2月后,下关茶厂的牛心形紧茶恢复生产。[7](P25)1990年11月30日,“宝焰牌”紧茶注册商标正式启用,注册证号为535357。[7](P29)结合包装纸上的“云南省下关茶厂出品”,那么该标识图案应制作于1950年7月之后至1952年7月之间,或者1990年之后。但是,当时关于停用“宝焰牌”的文件执行似乎并不顺畅,因为在相关资料里仍有大规模运销该品牌茶叶的记载,譬如1953年、1966年。表1中对此将进一步呈现。另从包装纸的使用看,以带有注册商标的包装纸单独包装牛心形紧茶出现于1952年之后。[7](P129-130)这些使得该标识的时间似乎扑朔迷离。但可以肯定的是,“宝焰牌”所使用的火焰图可能追溯至1942年的康藏茶厂时期,主要存在时间应为1942—1952年,以及1990年之后,但并不排除1952—1990年之间的使用。
三、内在联系与曲折进程:以“宝焰牌”紧茶为例
因为相互间均存在差异,所以三地的四个“火焰图”图案必然不是出自同一模具,但它们的相似度均比较高,尤其是西藏阿里“康定茶号”标识中的图案与四川雅安“康藏公司”标识中的图案相似度极高。我们可以由此大胆猜测:当时图案的使用并没有受到严格限制,或者说,民间对这种标识的认可度很高,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它的流行和广泛效仿。
在未发现其他证据之前,从制作的时间分析,茶叶标识中“火焰图”的使用最早不会超过西康建省的1939年。但三地四图中哪个出现得更早,则还需要进一步的证据支撑。依现有的资料,我们可以有较大把握推测以下方面:“火焰图”的出现主要是针对西藏、四川(西康)以及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茶叶消费而设计的,它们在茶叶贸易流通与使用中相互影响并进一步促进了该图案的使用与传播。贸然给出某个确定的传播路径是可能导致结论错误的。
分析茶叶标识的图案,不能忽视其对应的茶叶实体。我们无法确定“宝兴茶荥经精制厂”标识和“康定茶号”标识对应的茶叶种类与形态,但根据历史上输入西藏的边茶种类与形态分析,荥经生产之茶主要为紧压茶形态,并以砖形黑茶为主,而从康定输入西藏的茶叶也是以此形态和茶类为主。雅安“康藏公司”标识对应的茶实体为一块黑茶类的砖茶紧压茶。云南“宝焰牌”标识对应的是时称紧茶的“牛心茶”,属黑茶类的紧压茶。但“宝焰牌”标识也应用于其他茶叶种类和形态。虽然有多种可能,但这些茶叶实体是西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所需要的,并获得了较好的认可,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同时应该注意,每一个标识背后都不是平铺直叙的历史,它们都包含着大量的细微之处,呈现出复杂的状态。以下将围绕大理“宝焰牌”标识进行简要呈现。
大理下关“宝焰牌”于1942年刚刚出现时,运用于“康藏茶厂”生产的紧茶,主要供应以西藏为主的藏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随后,该茶叶品牌随着茶厂的变动而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1945年,作为茶厂股东的蒙藏委员会退股,“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独资经营。由于资金匮乏,第二年,“康藏茶厂”停业。同年,下关茶叶同业公会成立。1948年4月15日,“康藏茶厂”更名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新康藏茶厂”,通过多方筹措资金、调运原料,开始恢复生产。当年,在下关经营的茶叶制造厂商有20多家,茶叶销售为70多万斤。1949年12月9日云南和平解放之前,时局混乱,物价飞涨,茶市暗淡,“新康藏茶厂”也停止了生产。1950年,“下关茶厂”一名出现,20世纪50—60年代,茶厂几经更名,同时“宝焰牌”紧茶也多变动。进入20世纪70—80年代,出现了多起产品争议。20世纪90年代,茶厂得到良性发展。20世纪50—90年代也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可详见表1。这些信息至少表明了云南、西康(四川)、西藏之间围绕着“宝焰牌”紧茶(尤其是牛心茶)所存在的密切关联,同时也让我们触摸到了历史进程中细微之处的多变以及复杂性,历史绝不是单一的和宏大的,它有时会远超我们的日常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