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从“水含香”到山头普洱茶的选制逻辑
2023年04月18日

从“水含香”到山头普洱茶的选制逻辑

 继续借喝2019年老彝寨春尾茶的感受聊聊关于茶的香气。关注茶叶香气的朋友,对“水飘香,水含香,水生香,水即香”等几个词该不会陌生。归结起来,其实就“水飘香”与“水含香(落水香)”两大类。反映的是茶香与茶汤的融合度,常作为判断茶叶品质的指标之一。融合度越高,茶叶品质往往也越好。不过对于不少茶友而言,喝某款茶时如何判断是水飘香还是水含香,却是不小的难题。
倒不必去读那些晦涩玄妙的理论,一个简单直观的经验或许更有用。喝到三、四泡,即茶味浸出较充分的阶段,暂停一段时间,紧闭嘴唇专靠鼻子呼吸去感受茶香在口中的回韵;若能持续不断感受到清馨的回韵,便是水含香的感官特征之;若没有茶香回韵,或回韵微弱,或持续时间较短,则大概率属于水飘香,香气表现一般。除品饮体验之外,关注茶香表现还有什么用?部分茶友该有印象,在我这几年选制以及描述山头普洱时,经常会用到一个词叫“留存感”。通俗点讲,留存感就是喝过一款茶后口腔里留下的感觉,也可叫做韵感。留存感是一个综合的概念,香气的留存与回韵便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还包括茶汤厚度、入喉感(穿透力)、体感(冲击力)、润度等多个指标。我在选制山头普洱茶时,判断一款茶值不值,值多少,主要依据就是留存度的强弱表现。
留存度的强弱表现是树种、生态、树龄(树形)、工艺的综合结果,但影响各个指标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就我这几年积累的有限选制经验而言,主要是以下情况(或许并不全面,个人看法,仅供参考):香气主要受树种和生态环境影响;厚度主要受树龄影响;入喉感或穿透力主要受树种、树龄、树形、生态影响;体感主要受树种、树龄和生态影响;润度主要受树龄和生态影响。当然,以上的前提都是要合格线之上的制作工艺。如果要判断一款山头普洱在新茶阶段值不值得买,买了后值不值得存?则还要加上风味协调度这个指标。
一款山头普洱的风味特征和滋味协调度,主要受树种和生态环境影响。所以同一个山头的茶,树龄大点或小一点,在风味特征和滋味协调度上有很大的趋同性,区别在于体现内质的汤感厚度、体感等方面。因此若一款茶树龄不足一点,但风味协调性很好,价格合理时,仍然是值得存的。值的点在于存放五年、八年或更长时间后,转化出来的香气品质与滋味协调性依然出色。有人认为不值得存,这问题并不在茶上,而在人上。茶本身能有什么可指摘的呢?只不过不同的人想从它身上获得的好处有所不同,导致它被贴上“值”或“不值”的标签。
来源:风在香 转山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5368897981
 2156234_091819069_2.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