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18日
绿大树传:详解99绿大树版本批次,前作高山系绿大树(2)
2001年,叶柄怀又找到勐海茶厂,定制了一批易武料茶品,由于此时已有多款使用绿大树图案的茶品,叶柄怀便和勐海茶厂沟通,使用了新的包装,这款茶版面上有一片大大的绿色叶子,因此也被形象地成为“一片叶”。
一片叶系列在2001年~2004年生产,都为叶柄怀先生定制,都是500克净重,在外包纸上会印有一斤装的字样(原文:一斤莊),还特别注明原料是明前茶,也就是清明节以前采摘的春茶料。
其中,2001年的茶版上的绿叶是满绿,叶脉不清晰,从2002年以后,茶版上的绿叶开始突出白色叶脉,是两个年份最直观的区别。而2003年和2004年的一片叶则有两个版本,其中03年《葵未年》和04年《甲申年》版是台湾茶商定制。
说到“99 绿大树”的标志性特征,莫过于其版面上那棵极为醒目的绿色茶树,但很少有人清楚这茶树图案为何会被用在这款茶的外包装上,甚至连这款茶为何取名“绿大树”都鲜有人知。追根溯源,在“99 绿大树”之前,其实还隐藏着一段“高山系绿大树”的故事。
高山系绿大树
国营勐海茶厂生产的绿大树家族,谱系庞杂,分支繁多,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高山系绿大树(本名“高山普洱饼茶”),即1993年生产的87高山绿大树,和2000年生产的92高山绿大树(这两款茶都采用老料新压的方式,因此名字和生产年份并不一致)。
茶友们看这饼87绿大树,历经近 30 年的岁月,曾经鲜亮的绿色大树印章已有些褪色,写着“高山普洱茶特极品”字样的绵纸也变得黯淡斑驳。轻轻揭开包装纸,能看到茶饼有些变形,茶叶像是经过了浅发酵。
这款茶没有常规内飞,仅仅放进去一张小纸条,上面印有保质期、厂址、电话、电挂等信息,还盖有“1992年8月”的蓝色日期印章。其特殊的版面,“特级品”的标识,特殊的小内飞纸都与同时期的茶品截然不同,以至于有茶友质疑这款茶的真实年份,实际上这些不同寻常的特征,都揭示了这款茶品的无奈之处——变革初期的特殊内销品。
当年,广东茶叶土产公司(以下简称广茶司)派遣人员前往云南与勐海茶厂洽谈,希望定制一批 “特殊内销茶”。然而,勐海茶厂对此却有所顾虑,不太愿意承接这批订单。
这是因为在当时的年代背景下,茶叶被列为国家的一类管制物资。云南的出口茶叶产品由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统一管理,但凡涉及跨省销售的茶叶,必须经过省茶司的严格审核,被确认为 “出口不适销产品” 后,开具 “出省茶叶调拨单”,方能得以放行。
除了程序繁琐外,勐海茶厂拒绝广茶司的理由也很明确:连出口茶的生产任务都应接不暇,又怎能分心去做这个内销产品呢?但广茶司的人员眼见任务难以完成,却依然不愿离去,一直留在茶厂通过各种方式软磨硬泡。
最终,勐海茶厂还是妥协,接下了这批茶的生产任务。由于这款茶属于内销性质,按照规定,产品包装上不允许印制‘中茶’商标。于是,便采用了一棵树的图案作为标识,这便是那棵极具标志性的绿大树的起源。
这款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内飞,仅有一张压制在饼茶面上的长条纸,上面简单地印有出产日期、电报挂号等信息。要知道,在标准的出口茶上是不会出现这些信息的,而这些恰好成为了内销茶的独特标志。
另外,这款茶绵纸上所标注的 “特级品” 字样,实际上是与当年的行业惯例相悖的。在当时,云南七子饼茶是由多个级别原料精心拼配而成的。其中,单芽撒尖、芽叶撒面构成了饼面,5 - 7 级的茶叶组成芯茶,而最为粗老的 7 - 8 级茶梗,则被用于制作底茶。
因此,原料的等级高低以及综合比例,共同决定了七子饼茶的档次划分。例如 7532 这款茶,便是以 10% 的单芽撒尖,20% 的芽叶撒面,5 - 6 级混合料作为芯茶,7 级粗料作为底茶。
在当时的勐海茶厂,7532 已然是最高等级的饼茶代表,即便如此,也不被允许在绵纸上标注 “一级”“特级” 等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字样,更何况是这款半路杀出的特殊内销茶呢?
而且,当时勐海茶厂在与广东茶叶土产公司最终达成合作协议时,为了确保 7532 的市场地位不受影响,特意明文规定,这批 “高山特级茶” 不得采用 7532 的配方,其综合等级也需低于三级。
这批茶在交付出厂后,便在市场上销声匿迹,其后续的转化效果如何,以及最终流向了何方,统统都无从知晓。倘若不是《普洱茶谱》一书中有所记载,恐怕很多人都不会知晓当年勐海茶厂还曾生产过这两款别具一格的 “绿大树”。
直至十几年后的 2005 年,云南茶苑集团在进行财务轧账时,发现账面上总有一位港商以资金短缺、无力偿还为由拖欠着货款。公司内部经过商议,考虑能否让其以茶抵债。那位茶商对此表示同意,并寄来了众多样品。经过众人的品鉴,共同挑选出一款口感颇为不错的 “高山特级普洱饼茶”,并最终以每饼 500 元的价格,成功冲抵了 130 多万元的欠款,总计 2688 片茶。
要知道这可是在 2005 年,这样的收购价格已经算是相当高的了。当这批货源转移到茶苑集团手中后,大家心里都没底,不知道销售情况是否会顺利,于是便先以每片 800 元的零售价进行试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87 绿大树” 一经上市,便迅速获得了市场的青睐与欢迎。
后来,价格逐渐上涨到 1000 元时,国内某家银行的总行看中了这款茶,一次性购买了 300 片,用作礼品茶赠送给高端客户。此后,这批茶也陆续被一些单位作为高端礼品茶采购。随着销售速度的不断加快,“87 绿大树” 的价格也一路水涨船高,直至 2007 年,在 1800 元的价位上全部售罄。
说到87高山绿大树,其背后有两大疑团:真实年份,绿大树图案的传承。由于“87 绿大树”这个名字在市场上已经约定俗成,所以有很多茶友都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款茶就是1987年生产,后来还有人对这个内飞产生了质疑,说勐海县1991年电话号码才升为5位,但茶是1987年生产,里面内飞就已经是5位了。
实际上是因为87绿大树是老料新压,1993年才正式生产。1993年也是统购统销政策全面取消,普洱茶界制度大变革和定制茶的开端,而1987年,普洱茶行业尚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当时的制度背景下,是不大可能诞生这类特殊茶品的。
至于高山系绿大树与99绿大树的关系,此前市场有“用料相似”,“定制方相识”等传闻,但严格意义来说,1999 年之后,市场上出现的“易武正山普洱茶”与 1987 年的这批“高山特级”已没有直接关联,完全是两款不同的茶品。
如果非要找出它们的共同点,那就是包装纸上那棵作为“标志”的茶树了,这极有可能是由于当年物力珍贵,厂里的美工师傅在画完这棵绿大树后,便作为模板将其留在了厂里,以备不时之需。后来叶柄怀向勐海茶厂提出包装版面要求的时候,版式师傅正好看到往年有这个素材,也就不费事再思考设计了,恰巧定制方也觉得还行就用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