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底,我在勐海鑫海花园时懵圈了,以往,这边的车位是满当当的,今年,车位是空的。到了大晚上,一般晚上12点的勐海城是像茶城一样的灯水通明,大部分铺面是开着的,大半上虽然谈不上热闹,但你感觉这是个不一样的城市,在云南,这样的有经济活力的县城不多。以前的瑞丽是另一个。往年这个时间点,茶山上的人,做完茶,然后开车回到城里,一边试茶,一边接待客户。而2023年,和全国大部分县城一样,在周围班章南糯勐宋等各大茶山之下,沉沉睡去。慢慢的茶叶又发芽了,2025年库存压力主力是谁?我感觉是茶农这边压力会更大。2023,2024,其实就有这种情况,很多茶商收了茶农的季节好的春茶,然后到了下半年,茶农自己出来卖茶或砍价,说这两年生意不好,老板不来收,自己家的库存全是头春茶。其它季节的茶哪里去了?这年代,信息是公开的,茶农看得见茶商怎么卖,茶商也能看得见茶农怎么说。当一个茶农走上台前,自己卖茶的时候,你就要做好丢失掉以前的批发客户的准备,或早或晚,一定会的。现在再名山的小村子,也有百户左右人家,只要有销路,不怕找不到资源。所以,2025年,茶商收茶的节奏会比较慢,会比2024年更慢。慢,就意味着茶价可能会扛不住,特别是量大的茶区。很多地方的茶农其实更主要是等大厂来收货,如果不收,那真的是要自寻销路了。当然,大家想的是,现在是茶农比茶商多的卖茶的时代,茶商不收,茶农自己卖也行。理论上肯定对,但你如果认真想想,站在整体行业角度上,这产业逻辑不对。你还真想着年轻的茶农兄弟们喜欢8克,100克的分装茶?四月份价最好时不卖,就等着下半年给茶友放福利?在山上,你家的春茶,卖了大半年卖不掉,会被村里人笑话的,包括很多茶农砍价直播间,你买的是主播手里面的那个牛肉卷吗?茶叶水只会更深。像种咖啡的要出来自己想开个咖啡品牌一样,这条路太难了,你看云南咖啡这么20年来,能让人记住的是哪个咖啡品牌,10多年前我记住了两三个,但现在,这些地方品牌看着也不行了。现在,它他主要的都只能给零售端的的品牌提供原料。玩或试一下零售可以,但要自己想从原料到零售支撑起这个产业链,不行。而且,这几年的各茶区补种了很多的茶,各茶区产量增大,消费产品,更多的还是靠渠道能力。是需要有人为产品服务,提高情绪价值的,茶山寻找茶的情绪价值其实已经用得差不多了。或许除了,少量的大古树算是稀缺资源外,普洱茶再是名山茶区也谈不上稀缺。
来源:带剑行者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5368897981
2023年0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