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99易武绿星星,许多茶友都知道它是90年代的十大标杆茶之一。然而,提到这款茶的生产者——福海茶厂,还有哪些明星茶品,可能就不是人人皆知了。
事实上,福海茶厂并非等闲之辈。作为从勐海茶厂抽调人手组建的老牌茶企,福海茶厂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也是云南首批获得QS认证和有机茶园认证的实力派茶厂。
今天,皓森就带茶友们一起回顾福海茶厂的发展历程,并深入解析99绿星星的开汤品鉴。
根基深厚的实力茶厂
福海茶厂的前身——勐海星火茶厂,成立于1983年。早期的管理层和技术骨干大多来自勐海茶厂,这使得福海茶厂从一开始便具备了扎实的工艺基础。
不过,在当时,福海茶厂的主要产品并非普洱茶,而是以CTC红碎茶、功夫红条茶等出口红茶为主。这种生产模式在当时的云南茶企中较为普遍,普洱茶的市场主要集中在港台,属于特种茶的一部分。
以勐海茶厂为例,其“大益”商标在1989年启用后,最初也多用于红碎茶、绿茶、青茶等出口产品,直到1996年才首次使用在普洱茶上,即96紫大益。
到了1998年,香港回归后的市场格局悄然变化,台湾的“普洱茶热”初现端倪,普洱茶的内地复兴正酝酿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勐海星火茶厂正式更名为“福海茶厂”,并开始布局普洱茶生产。
精益求精的制茶理念
福海茶厂早期的普洱茶生产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八中茶,多为港台大茶商的高端定制茶,如1999年福海茶厂7436。由于当时的茶品信息大多隐藏在内飞和内票中,仅能通过【西双版纳州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福海茶厂出品】的标识辨别真伪。
另一类,则是福海茶厂自主注册的“福禄牌”普洱茶。其中最为知名的,便是【1999年易武正山野生茶】,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99绿星星。
福禄牌商标由六片绿叶围成一圈,中央形成一个六角星,因此也被茶友们称作“六叶草”或“六片叶”。该系列产品的用料以高山乔木茶青为主,针对香港、澳门、台湾等市场需求精心打造。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担心市场接受度,99绿星星在1999年仅试制了少量产品。样茶一经推出便受到广泛认可,福海茶厂于是于2000年正式批量生产。
精益求精的制茶理念
从绵纸的不同可区分各批次的99绿星星。首批产品产量较少,采用云南少数民族手工制作的特厚草纸包装。而随着2000年批量生产,绵纸短缺,包装逐步改用机械制造纸。
2002年,福海茶厂又推出了一款勐海七子饼茶,隶属“六叶草茶”系列,被市场称为“2002年勐海六叶草”。未来,皓森也会找机会为大家详细介绍这款茶。
2005年6月,福海茶厂投资近3000万元建设新厂,占地60余亩,坐落于生态环境优越的茶区,远望南糯山,近邻傣家村寨茶地与水源保护林。
同年,继勐海茶厂班章生态茶园之后,福海茶厂在班章茶区规划了近5000亩有机生态茶园,并获得有机认证,次年顺利通过QS认证,生产标准步步提升。
尽管福海茶厂的品牌影响力相对低调,但其优质茶品在老茶客圈内早有口碑。近年来,随着99绿星星的品质日益显现,福海茶厂的名声也逐渐走向大众视野。
99易武绿星星:名副其实的易武标杆
99易武绿星星,以卓越品质跻身90年代“十大标杆茶”,与99绿大树、99大渡岗、99圆宝茶并称为“99年易武四大金刚”。
茶饼观察
99易武绿星星采用传统357克规格,7饼一筒,以笋壳包裹,整件则用竹篾包扎,每件共84饼。
经历20余年干仓转化,干茶依然香气十足,茶饼色泽由青转为栗黄色,条索清晰,芽头金黄显毫,视觉立体感强。
品鉴过程
首泡
茶汤橙黄透亮,通透度极佳,入口顺滑,青涩感尽褪,淡淡陈香在口腔中弥漫。
前段
汤色逐渐加深至橙红透亮,入口时可感受到野生茶特有的山野气韵。茶汤略带苦涩,但化得极快,整体顺滑,生津不断,回甘清爽。
中段
涩感完全退去,汤感柔滑且饱满,茶汤入喉,香浓于水,水路细腻顺畅。延长出汤时间后,喉韵更显悠长,舌底鸣泉,茶气十足。
后段
茶汤依然稳定,口感更加柔和,香气沉稳,回甘甜润,耐泡度极高,展现出野生茶树的高树龄优势。
叶底
叶底油润、鲜活,光泽度极佳。叶片肥厚,柔韧性强,展现出典型的易武茶韵。
总结
99易武绿星星,经过20余年的时光沉淀,汤色红润透亮,口感醇厚甘甜,耐泡度极高,十五泡后依然韵味十足。作为90年代十大标杆茶之一,确实名不虚传。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536889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