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洱茶的世界里,台地茶、大树茶和古树茶各具特色,它们的品质和口感差异,源于茶树的生长环境、树龄以及种植管理方式的不同。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揭开它们之间的神秘面纱,深入了解这些茶叶的独特之处。
首先,让我们走进古树茶的领域。古树茶,顾名思义,是指生长百年以上的茶树。它们的根系深深扎根于土地,生命力顽强,能够充分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在同一生态环境下,古树茶的品质往往优于小树茶。当茶树不施化肥、农药时,小树茶的口感可能较为淡且带有涩味;而一旦施用化肥、农药,小树茶则会变得又苦又涩。相比之下,古树茶凭借其深厚的根基和丰富的内涵物质,所制出的茶叶口感醇厚、韵味悠长。
接下来,是老茶树,其树龄在 60 至 100 年之间。多数老茶树的胸径在 5 至 15 厘米,胸围 15 至 50 厘米,树高 1.5 至 3 米。老茶树所制的晒青绿茶芽叶较为粗壮,叶脉通常有 9 至 16 对,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其苦涩味较轻,且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较短,与古树茶在口感上有时难以区分,这也使得老茶树的茶叶具有较高的品鉴价值。
小茶树的树龄在 35 至 60 年之间。多数植株的树高在 80 至 120 厘米,每亩约有 1500 至 2000 株。小茶树所制的晒青绿茶芽叶不如古树茶粗壮,苦涩味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较长,口感的协调性介于台地茶和古树茶之间。
台地茶树则是通过条列式密植扦插苗无性系方式种植的茶树,树龄通常在 0 至 35 年。多数植株的树高在 60 至 90 厘米,每亩约有 2000 至 3000 株。由于施化肥和密植的种植方式,台地茶产量大、生长速度快,但口感上强苦强涩,苦涩味久久难以褪去,与古树茶的口感差别较大。盛易祥。
再看原生态古茶树,它们的树龄在 300 至 500 年,胸径 10 至 35 厘米,胸围 35 至 110 厘米,树高 3 至 6 米。这些茶树生长的茶园生态环境良好,茶树没有衰老的迹象。所制出的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叶脉 9 至 16 对,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微苦微涩,苦涩停留时间短。
生态古茶树的树龄在 100 至 200 年,胸径 10 至 25 厘米,胸围 35 至 80 厘米,树高 2.5 至 4.5 米。由于地表植物被除去以及采摘频繁,它们会有一定的衰老迹象。但制作出的晒青绿茶芽叶依旧粗壮,叶脉 9 至 16 对,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弱苦弱涩,苦涩停留时间短,与原生态古树茶有时难以区分。
最后,还有千年野生古茶树和大茶树。千年野生古茶树生长在原始雨林中,树龄在 1000 年以上,胸径可达 50 厘米,胸围 160 厘米,树高 15 米以上。其叶大粗壮,叶脉 9 至 16 对,持嫩度高,单叶重量可达 0.5 至 1 克。所制的晒青绿茶汤色绿黄,香气清爽带腥味,果胶丰富,几乎无苦涩,回甘绵长。大茶树的树龄在 500 至 1000 年,滇南少数民族称树高 5 米以上难以采摘的栽培型古茶树为大茶树,胸径 30 至 50 厘米,胸围 100 至 160 厘米,树高 5 至 15 米。大茶树嫩芽制出的晒青绿茶称为大树茶,树龄越大、生态环境越好,口感就越协调,果胶和树脂含量越高,口感也越温润。
总之,普洱茶中台地茶、大树茶和古树茶的区分,需要综合考虑树龄、生长环境、茶叶外形、口感等多个因素。每一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为喜爱普洱茶的人们带来丰富多彩的品茗体验。无论是追求浓郁醇厚的古树茶,还是青睐清新甜润的小树茶,都能在普洱茶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杯香茗。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5368897981
2023年04月18日